南匈奴人尝到了种地的甜头,就会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然而南匈奴人想要学习先进的种地本领,就得主动学习并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则。
南匈奴人想要吃饱穿暖的意愿有多强烈,接受汉化的阻力就会相应的减小。
农耕是一种文化,接受农耕文化的南匈奴人,肯定会在思想意识上向中原汉人靠拢。
毕竟有关农耕技术的书籍,都是由汉字书写传播。南匈奴人学习了汉字之后,就会在行为上模仿中原汉人的生活习惯。
由里及亭,再由亭到县,最后那些大面积接受农耕文化的南匈奴人聚居地,肯定会按照汉人的制度治理地方。
文化趋同,是实现华夏大同理想的前提条件。那些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南匈奴人,就不再是蛮夷,而是纳入儒家学制下的新汉人。
据刘正所知,现在的南匈奴人分为三方阵营。
第一阵营就是全盘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从而养成耕读传家思想的部分人。
这些人完全放弃了抢掠为生的理念,把勤劳致富的思想刻入了生命之中。
用汉制管理这些人,恰到好处的实现了一视同仁。
然而南匈奴人与中原汉人之间的磕磕碰碰,会让这些人有种两头不讨好的感觉。
因此,处于第一阵营的南匈奴人,既得不到汉人的接纳,也会受到南匈奴人主流思想的排斥。在夹缝中求生存,处境十分尴尬。
第二阵营就是部分接受农耕技术,对于汉制百般抵制。利则受,害则拒。
这是南匈奴人的主流群体,只想从中原文化中拿到好处,从而改良原有的制度。
这部分南匈奴人的状态很不稳定,在特定时期很有可能转化为第一阵营的人,不过需要时间。
第三阵营,就是那些顽固保守祖宗荣耀的南匈奴人。
这些人拒绝一切中原文化,坚持化耕地为牧场。他们不仅自己不学种田,还会强迫中原百姓放牧。
这部分人是南匈奴人的中坚力量,也是容易获得权力的人。
只是中原人多地少,靠放牧养家糊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一旦第三阵营的南匈奴人掌握聚居地的话语权,就会严重的损害地方经济。
因此处于第三阵营的部落,根本就没有办法持续太长的时间。传统的抢掠,在堡寨面前毫无用武之地。
耕地转牧的收获,会让更多的百姓饥寒交迫。
兴汉军雁门情报站消息:南匈奴左部帅刘豹,是不折不扣的第三阵营支持者。
倒是青年刘渊,更愿意加盟第二阵营。
那些与兴汉商会合作共赢的南匈奴人,则是坚定不移的第一阵营支持者。
刘渊的二弟刘泉,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在南匈奴中一力主导全盘接受汉制,被刘豹发配灵州。
刘泉一路之上看到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南匈奴百姓,刚到灵州的南匈奴聚居地,就全面引进老农指导部族垦荒种地。同时全盘引进汉制约束百姓。
灵州的南匈奴人远离刘豹,又有刘泉撑腰,很快就与当地的汉人融为一体。讲汉语,进汉食,行汉礼!灵州汉人与南匈奴人,同耕一方土地,同保一方平安。
刘泉的制度,成功的化解了积存的汉匈矛盾。合作共赢的灵州区域,南匈奴人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然而刘泉的经济成就,在刘豹看来就是舍本逐末。作为南匈奴的当权者,放弃祖制就等于将手中的权力拱手相让。
刘豹为了限制刘泉,直接推出了刘泉与之唱对台戏。
如今南匈奴人三分。
在刘豹的授意之下,刘泉及其支持者被迁到了河东。
在河东地区,汉人的力量处于绝对掌控。
刘泉的汉匈均势,在河东就没有发言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