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1章 孙权自立(1 / 2)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0 字 2021-09-28

 第1931章孙权自立

周瑜放弃挣扎,令孙氏的权力更迭古井无波。

孙权深知周瑜的底线,对大乔母子的保上升到了好几个级别。

大乔不愿成为笼中之鸟,决心自尽追随孙策,同时给周瑜兴兵讨伐孙权的理由。

周瑜收到大乔病逝的消息,立即开启孙策留下的遗诏,并向中原大世界的高层申诉,准备替孙策之子孙匡讨回公道。

司马懿收到消息之后,立即授权周瑜起兵,讨伐孙权。

孙权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针锋相对的封孙匡为王,并让孙匡统兵抵御周瑜。

这样一来,周瑜无法绕过孙匡攻击孙权,投鼠忌器。

孙权化妆前往寿春,主动与人皇峰结盟。

在是否与庐江孙权结盟的问题上,人皇峰内部也有着巨大的分歧。

朱雀说道:“孙权弑兄夺位,又不能容纳周瑜。此等不智之辈,绝非优质的盟友。”

敖娇却道:“孙权品行如何,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人皇峰即将直面中原大世界的主力,庐江城便是唯一的屏障。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不能倒。否则寿春城就会失去缓冲之地。”

两人僵持不下,只得由刘正亲自决断。

从人皇峰的利益出发,与孙权结盟才是王道。可是孙权弑兄夺位,人品堪忧。刘正作为亲历者,当然对背后捅刀子的行为深恶痛绝。

只是孙权被中原大世界追责,略显势单力薄。若是寿春城这边再拒绝帮忙,站队司马懿的周瑜肯定会成为砍向寿春城的第一把刀。

刘正经过权衡,定下了与孙权结盟的策略。

只不过寿春城并没有仓促决策,而是让孙权拿出结盟的诚意。

孙权痛恨中原大世界扶持周瑜搅乱庐江,索性安排人把孙匡送到了周瑜的大营。

孙权趁机宣布孙匡为叛逆,甚至昭告天下,将孙匡逐出孙氏,从而让周瑜背负了乱臣贼子的名声。

孙匡到了周瑜军中,很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就变成了阳谋。

周瑜没得选择,只得拥立孙匡为吴皇。

庐江出现双皇,孙匡上位的原因是子承父业,孙权上位的依据,乃是兄终弟及。

周瑜为了名正言顺,安排吴皇孙匡不断加封。

周瑜大权独揽,孙匡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

周瑜很尊敬孙匡,可是周氏子弟自以为高人一等,对傀儡武皇孙匡一开始仅仅是言语不敬。

直到后来周氏子弟认为孙匡挡住了周瑜前进的道路,于是积存的不敬就衍变成了实质行动。

周瑜倒是想杀鸡儆猴安抚孙匡,怎料还没有形成决议,周氏的七大姑八大姨就轮流登场,展开了滔滔不绝的说情行动。

周瑜里外不是人,只得放弃了整治周氏子弟的计划。

周氏子弟霸凌孙匡,周瑜却装聋作哑。这让很多孙氏老臣寒心,大部分人都认定孙匡大权旁落。

为了巩固孙氏在庐江的地位,一些追随孙匡的人,主动联系孙权要求改换门庭。

孙权亲口承诺对弃暗投明的人网开一面,使得孙匡身边的老人纷纷改弦易辙。

孙匡成了孤家寡人,周氏子弟霸凌起来就更得劲了。

孙匡血气方刚,直接用拳头解决问题。谁料失手打死了周瑜的侄子,这下可闯大祸了。

周氏子弟跪请周瑜替死难者主持公道,却对周氏子弟的霸凌行为闭口不谈。

周瑜为了安抚周氏内部,竟然要求吴皇孙匡割发代首向周氏的列祖列宗请罪。

孙匡不堪受辱,一气之下挥剑自杀,把周瑜和周氏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周瑜里外不是人,又面临着中原大世界的追责,他只能放弃拥兵自重的计划,向孙权宣誓效忠。

孙权同意接纳周瑜,两人会晤之后,不仅将既往误会解释清楚,还对孙策一家三口的死达成了一致意见。

周瑜亲自对孙策的死盖棺定论,孙权也对孙匡的死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