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不忍三人失望,便问道:“你们认为寒门子弟进了官场,应该如何立足?”p
西门坚守回答说:“从乡试开始,咱们就是赵王门生,效忠赵王是唯一的前程。”p
对于西门坚守的答案,刘正给了零分。p
西门坚守很不服气,于是就问道:“难道效忠赵王有错?”p
刘正不想解释,干脆把问题丢给了李丹。p
李丹说道:“西门坚守同学,效忠赵王的都是南侯朱雀,东侯赵云,田府,袁府,公孙府一类的超级势力,就连我爹,都没有资格向赵王表忠心。”p
西门坚守问道:“为什么?”p
李丹回答说:“能够向赵王表忠心的势力,最起码得独挡一面。我爹在东侯麾下为将,若是绕过东侯进行站队,后果就很严重。若是让赵王二选一,东侯和我爹,你觉得选谁更有利于赵国的稳定?”p
西门坚守这才懂了,向赵王表忠心没有错,前提是拥有跟东侯和南侯过招的本领。毕竟大家都是赵王的臣子,平级势力之间的较量,赵王基本上不会过问,更不会插手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倾轧。p
李丹直言不讳的指出,没有足够的实力,说忠于赵王纯粹是不自量力。p
李丹的话,让西门坚守和萧昌浅尝辄止的了解到了官场的残酷。刘正见时机已经成熟,才说道:“你们若是进了官场,自由选择阵营,或者是大家抱团取暖都可以。唯独有一点,在没有成为开府神侯之前,千万不要自诩效忠赵王,否则便会大祸临头。”p
西门坚守终于懂了,就目前而言,他只是卫队的士兵,张口闭口效忠赵王,让卫队的队长,校尉,将军,神帅等各级将领如何自处?p
大家明面上赞不绝口,实则冷嘲热讽,没有实力支撑的表忠心,那就是自寻死路。p
李丹见萧昌欲言又止,只得问道:“萧昌同学,若是你作为凉州主政官员,金城郡太守却以效忠赵王为由拒绝执行政令,以你之见该如何处理?”p
萧昌想了想,只得回答说:“只能明褒暗贬的冷处理。毕竟金城郡太小了,根本就入不了赵王之眼。再加上与凉州大局比较,区区金城郡就显得微不足道了。”p
李丹说道:“同样的道理,咱们经历科举之后,便顶着赵王门生的名头。可咱们并没有足够的势力,又无法做到一言九鼎,火急火燎的谈效忠赵王,那就是哗众取宠。即便是赵王不以为忤,咱们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为国分忧。”p
刘正说道:“你们必须要明白,在乡试之前,你们可以作为有志青年喊喊口号。可是从踏足乡试开始,你们就必须要有所转变,少说大话空话,多做实事好事。简单来说就是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好高骛远。”p
西门坚守也没有想到,作为寒门子弟,第一次走捷径就以失败而告终。p
萧昌也有觉悟,不具备与东侯和南侯分庭抗礼的实力,就没有资格提请效忠赵王。p
萧昌苦苦思索,依旧找不到足够的理由。忠诚的价值,直接与实力挂钩。p
刘正并没有着急,而是放缓行军的速度,任由西门坚守琢磨寒门的出路。p
萧昌说道:“现在看来,四大武府也必须要重新站队,推翻之前效忠赵王的言论。”p
西门坚守叹道:“我以为效忠赵王只需要一腔热血,谁料实力才是核心价值。”p
萧昌问道:“你说咱们倒向东军好吗?”p
西门坚守叹道:“不妥!”p
西门坚守认为寒门子弟必须要有傲骨。更何说参加科举就是赵王门生,再改投其他阵营,就会惹人非议。综合考量,唯有抱团取暖才有一钱生机。p
萧昌提议创立科举同学会,并推举李丹担任第一届会长。p
李丹笑道:“你们这是想要拉赞助,行吧,这钱我出了。”p
刘正也没有想到三个小家伙居然不甘寂寞,于是就凑了个热闹,向仅有三个人的同学会捐赠了一笔钱作为活动经费。p
李丹新官上任,按照家族的管理经验弄出了章程。其核心主旨为修身修德,为民请命。p
西门坚守为人正直,被李丹任命为督查,负责审核同学会成员的言行,对于有违同学会价值观的一切行为,都必须要以铁血手段予以根除。p
萧昌比较活络,就成了宣传员,负责向新成员进行宣传,并发出纳新邀请。p
萧昌拿着鸡毛当令箭,当场让李丹设计邀请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