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太蓬派(1 / 2)

 老人记得,当年他离开韩家沟后,去了离城很远的太蓬山。他们在太蓬山脚下的吴家村安了家。

太蓬山,乃川东北佛教圣地。隋朝“巴汗诸郡”图上已有标注。自盛唐以来,就与峨眉齐名,素有“东拜太蓬,西朝峨眉”。太蓬山因其状如海中蓬莱而得名,“何处飞来海上山,两蓬高峙白云间”,素有蜀东名山之称。山上有古刹五座,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山中有岩,岩上有洞,岩壁上有碑记,佛教经典,诗词,游记等石刻。五座古刹尤以景福寺最为壮观,三重大殿,气势宏伟,香火鼎盛。山上松木秀茂,浓荫蔽日,幽兰黄花,香满山谷。太蓬山有峰十二座,崖高数十丈,溪壑奇秀。景福寺香客众多,僧侣几百人。

太蓬山佛教兴于唐盛于明,景福寺自古就有“十国之列馆,九品之上国”之称。农历二月、六月、九月十九为朝山会期,朝山观景者数以万计,络绎不绝。据载,景福寺创自唐僖宗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始建名普济寺,后焚于兵患。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在普济寺遗址兴建景福寺。宋徽宗生母陈才人是蓬州人,曾来太蓬寺祈嗣降香,后生下皇子赵佶(即徽宗)。所以人们都认为太蓬山的菩萨很灵,有求必应。寺迭经兵燹,屡毁屡建。宋朝皇帝赐名景福寺为“景福禅院”。明穆宗二年(公元1568年),太虚大师卓锡于此,重建景福寺正殿三重、厢房、客寮、禅堂、香积罗列左右,占地数十亩,寺宇轩昂,佛像**,神态毕肖。景福寺大雄宝殿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是川东北地区最雄伟的大雄宝殿之一。寺庙内经幡猎猎,罄声隆隆。每年庙会期间,善男信女潮水般地涌上太蓬山参禅拜佛、祈福祈寿,钟声、鞭炮声十里可闻。真可谓是历经磨难,饱经沧桑。如今的景福寺经声阵阵,香火鼎盛,这座千年古刹更是给太蓬山增添了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极目远眺,太蓬十二峰历历在目。从东门沿石梯小道拾级而上,“紫气东来”四个大字迎面而立。于此可闻松涛,可揽松影,回廊曲径,洞府迭出。千佛岩为唐代中期镌刻的密宗摩崖造像,雕刻技艺精湛,佛像排列整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透明岩,孔穴相连,故又称“穿岩洞”,又因隋代尔朱真人在此栖身,修道炼丹,又谓“栖身岩”。秀士岩,即读书洞,乃李特幼时读书处,俗名“天子读书台”,洞中有石床、石桌凳,环境悠然。经透明岩向东行,是十二真人成仙之处,周成王时葛由等十二人在此飞升,留下了“飞仙桥”的胜迹。透明岩以西数里,有一舍猁塔,为景福寺方丈慧性智公墓地,建于清咸丰四年,七级六方的石塔上刻有二十七幅浮雕,有手持吉祥果的沙弥,有打“莲花落”的艺人,有飞禽走兽,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太蓬山在朗池县城以北,走马岭在县城以南。两山相距几十里,同样是高耸入云的大山。

朗池县自宋朝以来,就是闻名天下的状元县。仅宋朝就有二十五人中进士,素有“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之说。

在朗池县,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晨间,总能听见儿郎们郎朗的读书声。傍晚,窗户上亮着油灯,家家户户都能看见在窗前苦读的寒窗学子。就是那些坐在牛背上的牛郎们,手里拿的不是笛子,而是书。走在路上的小孩子们,口里唱的不是儿歌,而是背书的声音。正因为有这些学子们的努力,才造就了闻名天下的状元县——朗池。

在吴家村南,牛宽搭了一间茅屋,母子俩就居住在这间茅屋里。牛宽白天帮吴家大地主吴雪鹏家做短工,晚上一回到茅屋,他就开始想冰冰了。想冰冰的笑,想冰冰的声音,想冰冰的一切。常常,坐在黑暗里整夜整夜的想到天明。

吴雪鹏,人称百变神手。是太蓬山景福寺里老方丈慧智的俗家弟子,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还练就了一身炉火纯青的气功。在太蓬山一带,除了他师父老方丈之外,就数他的武功最高。

百变神手,意思是说他明明拿的是一根棍子,使的是棍招,但跟别人交手的时候,可以突然变成剑,枪,刀,斧······等世上能看见的所有兵器的招数。都说,练武学艺,学一项才会精,但吴雪鹏却学了十八种兵器,每一种都练得出神入化。最初他学的是棍,当他把棍练得出神入化的时候,看见同门师兄弟在练其他的兵器。他就站在一旁观看。他先看的是剑,接着是刀枪······他一样一样的看下去,最后十八般兵器他全都看会了。除了棍法是老方丈教的以外,其他十七种兵器全是他看会的。他从没练过那十七种兵器,但那些兵器一到他的手里,挥使起来不低于一个练了十年的老手。他无意中在师兄弟面前露了一手,被老方丈看见了,老方丈很是高兴,觉得吴雪鹏是五百年来罕见的、练武的旷世奇才。老方丈把吴雪鹏叫到他房里,对他说了十八种兵器的要点。吴雪鹏全都记住,从此,他十八种兵器一起练。

每天从寅时起床,去太蓬山的读书洞练气功,之后就在读书洞里练十八种兵器。一直练到晚上酉时,才回去睡觉。老方丈见吴雪鹏练武如此痴迷勤奋,就派弟子每天给他把饭菜送进读书洞里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没过多久,吴雪鹏就把十八种兵器样样练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止步。他开始坐在读书洞里参悟怎样把这十八种兵器融合在一起使用。

一年后,他做到了。把十八种兵器融合在一起使用。跟别人交手的时候,明明看见打过来的是棍法,当别人迎上去的时候,就变成了刀法,剑法,枪法······叫别人根本就无从应付,只能败下阵去。他把自己的棍法称之为无形棍,无形棍一共一百八十四式,式式不离要害。人人都说,世上只有丁超的刀才能破他的棍法,丁超的刀快,一闪即没。

但丁超从来没有找吴雪鹏比过。

丁超练刀,不是为了找人比武的,也不是为了要争天下第一的。他练刀,是为了偷盗。即便有人找到丁超,丁超也不会跟他比试。丁超行盗,是为了穷人。

就在这一点上,丁超的名气就已胜过了吴雪鹏。

但吴雪鹏最终还是死在了丁超的刀下。

虽然丁超没有去找百变神手·吴雪鹏。但百变神手·吴雪鹏却找上了丁超。一是他不服一个飞贼的名气排在他这个一代宗师的前面,更不服别人说只有丁超的刀能破他的无形棍。他要用他的无形棍证明,丁超的刀破不了他的无形棍。二是他想称霸武林,但丁超就像一块横在路上的石头一样,挡在吴雪鹏称霸武林的路上。虽然丁超并不想阻止他称霸武林,但吴雪鹏认为丁超阻碍了他称霸武林。

吴雪鹏舞着他千变万化的无形棍向丁超攻去,丁超一直在躲闪避让。无形棍刚刚舞到九十二式的时候,就看见刀光一闪,丁超的刀一出,已定胜负。世上还没有谁能快过丁超的刀,没有谁能躲过丁超的刀。丁超刀快,但死在他刀下的人却很少,总共不到十人,偏偏吴雪鹏就是其中之一。本来丁超不想杀他,但他在第九十二式败了后还要偷袭丁超,说那叫兵不厌诈。在千钧一发之际,丁超不得不杀他。不杀吴雪鹏,他丁超就得死。丁超不想死。当时丁超正在离去,吴雪鹏在背后对他使出了无形棍的绝招——犀牛望月,从背后偷袭正在离开的丁超。丁超不回头,不停步,但双手动了。吴雪鹏在丁超双手一动中,所有的动作一下停止了,丁超还是不回头,不停步,吴雪鹏轰然倒在地上,成了两半。

丁超的刀证明了人们的传说,破了无形棍,也击碎了吴雪鹏称霸武林的梦想。

没有谁见过他们那一战,但江湖中人都知道百变神手·吴雪鹏是被丁超杀死的。因为,除了丁超,没有谁杀得了吴雪鹏。而且,吴雪鹏的尸体是两半,只有刀才可以把人劈成两半。而那时魔刀已经绝迹,能使刀杀死吴雪鹏的,就只有丁超。

吴雪鹏从没在江湖上走过,但他的名气却誉满江湖,名气仅次丁超之下。

因为他自创了一个帮派——太蓬派。

太蓬派创立以来,他广收弟子。一年下来,就有弟子一百九十二人。但他并没有停止收徒,因为他称霸武林是需要很多人的。

灵智,是他的第一个弟子。

灵智深得吴雪鹏的衣钵,无形棍舞得出神入化。

第二个弟子是吕洞宾。接着又收了铁拐李跟汉钟离。之后,又收了曹国舅跟蓝采和。后来又收了韩湘子跟何仙姑。

这八人艺成后又创了一个阵,八仙阵。八人用八仙阵在江湖中为太蓬派打下了一大片名声。让吴雪鹏在江湖中名声大噪,迅速排名在丁超之后。

后来在吴雪鹏死了之后不久,灵智集八人之力,用八仙阵伤了丁超,算是为吴雪鹏报了仇,又一次扬了太蓬派的威名。如果当时吴雪鹏还活着,就会让灵智等八人用八仙阵去灭了丁超,他称霸武林的梦想就会实现。

虽然吴雪鹏死了,但他创立的太蓬派没有倒。他的儿子继承了太蓬派,做了太蓬派的掌门。现在人数已有五百多人。他的儿子弃用了吴雪鹏的棍子,而用上了剑。五柄剑。他的儿子可以同时使用五柄剑,但他的儿子并不满足,还在继续向六柄剑,七并剑上奋斗。因为最近出了一个五魔帮,五柄剑,五个人,他还想多一柄剑备用,以防不测。五魔帮的手已经伸到了小蓬山,很快,就要来他们太蓬派了。五魔合音,他必须七剑合一,才能有胜算。

他的儿子也是练武的奇才,跟他比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