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小弟(2 / 2)

“肖总,这些年轻的后辈都很崇拜你呢。我真诚地希望中韩两国可以在电影领域加强合作,共同进步,一起向世界宣扬我们东方的文化。”

加强合作可以,宣传文化就算了。

肖浅又不傻。

如果答应了这个,那岂不是把韩国抬到了东亚文化代表的程度?

帮别人数钱这种事,肖浅得多傻才能做。

不过别的事情,倒是可以抓紧。

“李会长的话我是认同的,我们中韩两国都算是世界电影的后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携手合作的话,才能更好地冲破西方的垄断。今天看到这么多年轻有为的后辈,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我们成立一个中韩青年电影人交流论坛如何?让两国的年轻电影人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未来必然会产生更加璀璨的成果。”

李美敬眼神一亮,和其他人一样都很振奋。

如果是在观赏《鸦片战争》之前,肖浅提这个,他们必然不会痛快地答应。因为在他们的想法中,是觉得领先中国同行的。

可是《鸦片战争》带给他们的冲击太大了。

前所未见的电影技术运用,出类拔萃的镜头语言和完美的剧情架构,都彰显了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增强交流的话,应该能够获益甚多。

他们又哪里知道,完全是被星光影视一家给吓住了。

其实这个时候的中国电影界,就只有星光影视一家如此凶猛。其余的,都只是预感到了危机,但还在做出改变的路上。

肖浅提倡建立这个中韩电影人交流论坛,纯粹是因为看到了姜帝圭、朴赞郁、奉俊昊和崔东勋这些韩国导演界的中坚力量。

在这个阶段的对比上,中国的导演除了宁瀚之外,真的没什么人才。

星光影视收集的那些,都没有什么太好成长的平台。

如果能够和这些韩国顶级导演多多交流的话,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肖浅还是懂的。

这一来一回,就足以说明李美敬的思考还在第一层,而肖浅已经在第五层了。

而听到他提议建立中韩电影人交流论坛,立刻就有人上门送钱。

“肖总,我可以加入进来,和您学习爆破技术吗?”

姜帝圭一点都不矜持,狂热的如同最虔诚的信徒。

前世的这个时候,他应该是被CJ集团派去了梦工厂那边,跟随《拯救大兵瑞恩》剧组学习。

回来之后就拍摄了实验性质的《生死谍变》,算是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之后他就忙着参加“光头运动”,足足耽搁了四年多,才重新开始电影活动,也诞生了那部创造了电影票房纪录的《太极旗飘扬》。

现在的姜帝圭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轨迹,也还没有开始筹备《生死谍变》,又见识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战争电影拍摄技术,什么都顾不得,只想投入肖浅的怀抱,成为他忠实的信徒。

“我也支持这个计划。”

朴赞郁开口,看向肖浅的眼神同样热烈。

奉俊昊和崔东勋虽然没说话,但是点头的动作还是被大家注意到了。

这四个人都是韩国青年一代的导演代表,但是距离出山还有一些距离。从中就不难看出,韩国电影界的领导者,眼光是多么的独到。

能够在这些人青涩的年纪就对他们着重培养,并且给予信任和厚望。

而国内一直到2005年才出现了“亚洲新星导”计划,算是对年轻导演的培养。

但这个计划很粗糙,全靠选拔的年轻导演自身天赋,成功的几率非常低。

在这方面,肖浅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趁这个机会,弄一个中韩电影人交流论坛,可以利用韩国优秀电影人的素质对国内的年轻一代导演实施影响,加速他们的成长。

好吧,肖浅的思想已经进化到第六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