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集团。
现已成为由李氏、洛克菲勒、芝加哥、梅隆和阿斯特共同持有的庞然大物。
因为经济支柱,银行产业相互渗透,双方名下的企业和股份也错综复杂。
有时就连李子涛都纳闷,他到底具有那些公司的股份。
不过,总占股比属于李子涛的那份,一直高居不下。
这是在智库的协助和操作下,维持的一种局面。
当然,其他几家也很默契的保持配合,不会让李子涛感受到危机感。
毕竟,今时今日的富国已经成为几大财团的资金中转站和流动中心。
要是有个风吹草动,对谁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芝加哥财团近来动作频频,在便利店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未让他们感到满足。
除了在民用工业方面加大投资,介入农产品研发、生产到销售的环节。
他们也把目光投向正在交战的英吉利海峡北岸。
英国本土成立最古老的大型金融机构,巴克莱集团,近日宣布即将接受芝加哥财团的并购。
这则消息在商界掀起的风浪,比正在进行的二次大战毫不逊色。
英国本土最大的金融机构,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被并购了。
在此之前,竟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得到消息,快的就像到超市去购物。
挑选产品,放入手提筐,到收银台结账。
搞定!
但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只是因为战争的原因,让人们更多把视线放在身边,忽视了很多本该注意的细节和讯息。
为此,智库遭到了李子涛的严厉批评。
自从消息传出后,整个智库就像头顶刮起寒风般,做什么事都显得小心翼翼。
大老板这次非常生气,就连最受宠的‘本’等人,也被轮流叫到办公室挨批。
“每年消耗几十万美刀的情报网,他们都去了哪里?”看着面前几乎成为秃顶的本,李子涛的气就消了大半。
身为智库的负责人,本的时间一项都是以秒计算的。
每天从早到晚,就算一刻不休息,他也有忙不完的事。
而他光秃秃的头顶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以说脱落的每根头发,都代表着他为这份工作付出了多少。
但……
这并不能成为他松懈的理由。
是他组建了智库,是他为自己创造了巨额的收益,从此一飞冲天。
也是他这些年矜矜业业的打理自己名下的产业,让他能够把工作当做是享受。
可也是李子涛给与了他现在的荣誉,无数的赞誉,近亿美刀的身价,成为媒体追捧的新时代成功者。
这里面不存在谁亏欠谁,需要为此妥协些什么。
没有李子涛,就不会有本的今天,也许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股票经纪人,但也仅此而已。
而没有了本,李子涛仍然会走到今时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