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安排出路(2 / 2)

愿意跟着他继续干的,他也不拦着,可以先投亲靠友,安顿一阵,他会按月发钱。

等到他的新宅院划定了,他们这些仆从就可以到新宅院帮他操持。

在这期间,沈安自己先住到东宫去,等到一切都收拾妥当,甚至是待到和金金的婚礼举办完毕,再正式入住。

不愿意继续做仆人的,他会按照正常的程序,放免了他们,让他们成为白身,并且给一部分的遣散费。

当然了,这些人今后过的好不好就不是他要操心的事情了,也不能再麻烦他。

还有一部分人,便是既不愿意离开善和坊,又不想去做别的差事,寻一条别的出路的。

这些人,沈安也有安排,随才任用就是了。

他们本就在善和坊当差,这口御井一看就是好几年,熟悉的不得了,甚至比他沈安都熟悉。

只需要让他们留守,等待新任的都水谒者就可以了。

反正他们的业务熟练,也不需要重新培养,新任的官员,应该是很喜欢他们的。

更不要提,哪个官员住在沈宅这样的大宅院里,都会开心的不得了。

要知道,沈安为了住得舒服,对这里也是进行了不少修缮,虽然整体上没有大改,但绝对算得上是长安城里一处条件相当好的宅院了。

谁知,他把这样的计划宣布出去,得到的结果却和他预想的完全不同。

除了一小部分愿意留守在沈宅,等待新任官员的人,这些仆从,一个两个,老的少的,全都不愿意回归民间。

沈安初时不解,放免他们当良民,这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大好事吗?他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更不收钱,摸着良心讲,他已经算是长安城第一号大善人了吧。

这样的好机会,为什么不把握?

这当然是他这个外来户才会有的疑问,等到众人散去,芙蓉他们上前,一番解释,他才了解到其中的奥秘。

沈安能够放免他们,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问题是,他们到了民间如何生活。

这可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要知道,别看很多人在府上手脚麻利,样样活计都拿手。

可真的放到民间,他们的生存本领完全没眼看。

首先,别的不说,他们会种地吗?

吃得了耕耘的苦吗?

芙蓉一提这事,沈安也恍然大悟。

他虽然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可他是个读过书的人,他的这些仆人不就和红楼梦里的小厮丫鬟一样吗?

虽然在荣国府里做的也是伺候人的活计,可要说辛劳,是绝对算不上的。

尤其是丫鬟,哪一个不是满身的珠宝首饰,粗活重活一个不做,细皮嫩肉水葱一般。

再看农夫农妇的手,哪一个不是粗黑干裂,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再者,就像之前提到过的,在大唐,农夫农妇得生活可着实算不上是好的。

一年四季,说不定连一件完整的衣衫都混不上,穿的都是短打,什么上好的布料,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别家不说,只看看他的府里就知道了,他的小厮婢女不论是穿戴还是吃食,都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了。

这样的生活,只靠这些人的双手,是很难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