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当年拣择有情由(2 / 2)

纯元王妃金氏,在正宗大王为世子,也就是今上选妃时是由正宗大王亲自点名加塞进入候选名单的。说白了当时正宗大王就已经认定金祖淳这个未来的辅政大臣了,选他女儿,让他做国舅,更加的名正言顺。

这件事本来是毫无悬念的,但问题出就出在正宗大王自己身上。他瞧着好好的,突然就蹬了腿,留下孤儿寡母一大家子。

当时的三拣择走完了前两步,就差最后临门一脚,没气了!

虽说最后选的还是金祖淳的女儿,但当中到底有没有什么波折,就需要询问当事人了。

好在洪景来宫里有人!崔正基那一票姐姐洪景来可是全都认下的,逢年过节的礼物那是一丁点儿都不短少。甚至这些尚宫们的老家还置办了不少田地,都是洪景来掏的银子。

男人愿意为女人花钱!要么就是真爱你!要么就是要用你!

现在不是正好嘛,各位姐姐发挥作用的时候到了呗。有一个算一个,洪景来都悄悄通过司饔院分发贡品物资的当口,让人把口信送了进去。

在等姐姐们回复的短暂时间内,洪景来拿着官凭,正式到议政府报道。

自然是就分在闵廷爀和闵景爀手下,这既是洪景来自己内心所希望的,也是之前早就运作好的。

现在骊兴闵氏和丰山洪氏那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自然应该守望互助,共同奋斗。不然怎么迎来新的发展,怎么开始新的生活。

等了这两天,宫里的消息也陆续传了出来。这些尚宫都是经过多年宫廷教育的高材生,各个都读书认字。极大的方便了洪景来,可以直接看汉字书信。

简洁明了,方便易懂!

有两封说当时不在场,或者当时不在宫,并没有亲身经历这一桩大事。即使知道些消息也是道听途说来的,她们自己都当玩笑,没有认真和洪景来说。

还有封信说当时贞纯王大妃代表去世的正宗大王拣择时其实是都不怎么满意,无奈当时的三个女孩是正宗大王亲自勾选的。她不能够在正宗大王尸骨未寒的时候,推翻正宗大王的决策,所以只好捏着鼻子选了金祖淳女。

而当时僻派如今的大干将金达淳还在黄海道做观察使呢,根本和这件事无关。另一员大将沈焕则主持对正宗大王陵墓的整备,也不在汉阳。至于贞纯王大妃的亲兄弟金观柱也在外任上,并未参与。

所以那位尚宫有所印象,当时主持典礼的除了内命妇之外,作为拣择使的应该是现任知中枢府事权裕。

最后一封信也和这封信相呼应,当时主持拣择的确实是僻派的大臣权裕。只不过当时他还只是礼曹参议,并没有现在显赫的地位。

这么一来,当时让拣择礼出现波折的人物应该就是贞纯王大妃和权裕两者之一,或者两者都是。

谁得利谁的动机越大!

权裕从礼曹参议一越而起成为知中枢府事,怎么看怎么像是他的提议得到了贞纯王大妃的欣赏和同意。

“洪妃难道是要我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