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希望他们能跟上自己的脚步(2 / 2)

投资制作一部大片,还需要四家联合?</p>

“投资成本据说过十亿。”蒋兴文说道,“估计是为了分摊风险,另外也为了解决股市上的一些动荡。”</p>

东方梦工厂太过惊艳,自然将其他影视公司给衬托得有些“一无是处”。</p>

如今上市的影视公司增加了不少。</p>

可受到冲击最大的还是橙黄娱乐等曾经的那四大影视公司。</p>

东方梦工厂大片不断,而他们竟然连拿得出手的大片都没有。</p>

这难免被质疑其大公司之名名不副实。</p>

这种质疑是若是太大,对于他们的公司影响还是很大的。</p>

毕竟是上市公司。</p>

“十亿投资,风险的确很大。”张璞点头说道,“谁执导?冯家善?”</p>

四大老牌影视公司之中,橙黄娱乐实力最强。</p>

而冯家善是橙黄娱乐的当家导演,虽然如今东方梦工厂的导演崛起,他名气不如当年。不过,破船还有三两钉呢。</p>

这几年冯家善的电影,哪怕不那么惊艳,却还是不错的。</p>

其他公司的当家导演,想要跟他抢,还真有些困难。</p>

“张科!”蒋兴文说道。</p>

“他们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张璞先是一愣,随即说道。</p>

华夏电影导演之中,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不多,而张科绝对是其中之一。</p>

而且他在北美等地还是具有不错的票房号召力的。</p>

他好几部影片,国外票房都不错。</p>

另外,他执导过合资片,对国际市场也有一定的了解。</p>

他比冯家善等人更合适。</p>

“投资十亿,若是国外票房不理想,赔钱的可能性很大。”蒋兴文说道。</p>

迈向国际,听起来很牛叉,可做起来,其实那么容易。</p>

东方梦工厂走到这个地步,那是一步步积累的。</p>

“我到希望他们成功。”张璞笑着说道。</p>

蒋兴文一听,愣了一下,随即却明了。</p>

华语电影走向国际,对于所有华夏电影人来说无疑都是有利的。</p>

张璞不怕他们成功,甚至希望他们成功,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可更多的恐怕还是对自己充满了自信。</p>

无论他们如何成功,都没办法超越他。</p>

他只希望他们能够跟上他的脚步。</p>

国内电影人若还不着眼全球,的确有些跟不上张璞的脚步了。</p>

前行的路上,若是孤身一人,那就太没意思了。</p>

《变形金刚》横扫全球票房的同时,影视周边也全球热卖。</p>

“变形金刚”成为全球玩具销量之最。</p>

或许,这部影片的影视周边获利并不比票房差。</p>

影片火了,全球大火。</p>

而关于电影里面的广告植入,也被许多人拿来讨论。</p>

其中以汽车品牌为最。</p>

植入其中的那些汽车品牌,全球销量尽皆暴增。</p>

尤其是“大黄蜂”同款,更是惊艳。</p>

毫无疑问,这广告植入价钱虽贵,却是值了。</p>

真是一分钱一分货。</p>

第二部还没影子,不少汽车品牌就已经开始联系东方梦工厂,想要拿下第二部的广告。</p>

其中最为抢手的无疑就是主角座驾“大黄蜂”。</p>

另外,影视周边的广告植入,也被无数汽车品牌给盯上。</p>

这些对于东方梦工厂来说,无疑是极好的事儿。</p>

电影如此火爆,有人欢喜有人忧,也有人感觉泰山压顶,压力山大。</p>

姜斌这个被张璞钦点执导《变形金刚》系列的导演,此时心中无底。</p>

“自信心被打击到了?”</p>

知子莫若父,姜斌参加完《变形金刚》首映之后,就时不时的失神,而听闻影片票房全球大爆,这种情况更严重。</p>

失神之中多了几分慌神。</p>

姜云又岂会猜不出原因。</p>

“有点。”姜斌点头说道。</p>

在自己父亲面前,姜斌没什么好遮掩的。张璞这第一部玉珠在前,想要做到有所突破,他完全没信心。</p>

“有些后悔当初没有跟进这部影片的后期制作了。”姜斌接着说道。</p>

电影拍完,姜斌就急不可待的去筹拍《生化危机》了。他没有想到影片后期制作出来,竟然会是这般效果。</p>

若是让他来做,他很清楚自己做不到这么好。</p>

这是他自信心被打击到的一个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