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九章神农本草经,玄都大法师(补上一章)(1 / 2)

拜师四目道长 东人 0 字 2021-09-02

 ……</p>

转眼间,百年已过。</p>

徐君明带着姜石年,走遍烈山氏周围的名山大川,搜集草药,传授药理,顺便为普通人族治病。</p>

百年来,他共计总结了三千六百种不同的草药。</p>

按照《神农本草经》的分类法,分为三品。</p>

一千两百种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p>

一千两百种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p>

一千两百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p>

身穿麻衣,肤色被阳光晒得黝黑的姜石年阔步走了进来。</p>

“老师,这是我配的治疗伤寒的药,您看看。”</p>

徐君明接过来,分辨了一下配比后点了点头。</p>

“配药要谨记‘君臣佐使’原则,每副药方,可按照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一君、三臣、九佐使的原则来处理。当然,日后随着你经验积累的更多,对药性更加熟悉,可酌情更换。”</p>

“是,老师。”</p>

姜石年恭敬的点了点头。</p>

这百年来,他跟在徐君明身边,学了太多医药知识。</p>

对这位不吝教导自己,同时救治数千万普通人族,心底醇厚仁善的老师,极为尊崇。</p>

可惜,他几次拜师,都被对方拒绝了。</p>

“老师,我想根据您的教导,编写一本医药方面的书,流传各族,也能救治更多人。”</p>

“你有此心,我很欣慰。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p>

“为何?”</p>

“你经验太浅了。写出来难免会有疏漏。我们医者治病救人,绝不能有任何纰漏,否则耗损自身名声是小,让人丢小性命才是大因果。”</p>

姜石年恍然,连忙道:“多谢恩师教导,弟子险些铸下大错。”</p>

“没关系,你也是一片好心。”</p>

拍了拍他的肩膀。</p>

“等你什么时候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有足够的把握,再来写这本书。”</p>

“弟子遵命,绝不负老师所托。”</p>

突然姜石年腰间一枚玉符灵光乍现。</p>

“看看吧。”</p>

颔首后,姜石年简答掐了几个印诀。</p>

玉符中传出苍老的声音。</p>

“我儿,快回来。为父有重要的事情与你商量。”</p>

“师父?”</p>

“回去吧。听你爹的语气,应该是好事。”</p>

肯定的恢复后,收起玉符。</p>

两人朝炎城飞去。</p>

百年来,守城的甲士早就熟悉了这师徒二人。</p>

而且不少人还受过徐君明的大恩,故而很多人都对他投之以尊敬的目光。</p>

来到赤帝神宫。</p>

炎帝姜峤高坐在他华丽的金座上,在他下首还有一位身穿灰色道袍,怀抱浮尘,头戴木冠,气质浩然的青年道士。</p>

徐君明进来的刹那,两人眼神不自觉交会到了一起。</p>

“大罗金仙,好浓烈的阴阳道韵。”徐君明心道。</p>

“此人果然不简单,周身气息收敛的点滴不漏。连我的心镜都窥不清其中虚实!”</p>

“崇山道长回来了,快请坐。”姜峤温言道。</p>

颔首后,徐君明迈步走到右侧坐下。</p>

“石年,过来。给玄都法师见礼。”</p>

“玄都,果然是他。”</p>

徐君明现在肯定,对面的道人就是太清圣人唯一的嫡传弟子‘玄都大法师’。</p>

“姜石年拜见玄都大法师。”</p>

玄都飘然下了石座,双手扶起姜石年。</p>

“不必多礼。”</p>

“我儿,这次把你叫回来,真是天大的喜事。”炎帝姜峤满脸的喜色,“太清圣人特意让玄都法师来此传下法旨,有意收你为门下记名弟子。”</p>

玄都大法师微笑颔首。</p>

“姜师弟,以后我们就是同门了。”</p>

“太清圣人!”</p>

姜石年心中一惊。</p>

看看笑意盈盈的玄都大法师,再看看满含期待的父亲,以及后方神色平静的老师。</p>

犹豫半响后,一咬牙。</p>

“法师,弟子已有师承,只怕无法拜入太清门下了。”</p>

“嗯?”</p>

玄都大法师脸色微沉,转头朝姜峤看去。</p>

“不孝子,你胡说什么,你什么时候有了师承?崇山道长只是教你医道而已,又没有收你为弟子。”姜峤连忙道。</p>

“老师传我医道,自然是我的老师。而且,这百年来,我随师父游走烈山氏诸部,采药炼丹,活人性命何止千万,累累功德,令人敬佩。”</p>

“而且,老师修为高绝,但面对毫无修为,臭馊腐败的病人,尚且能亲手调制汤药,神色间没有半点嫌弃,品德之高,令石年敬佩之至。”</p>

“而且老师虽为收我为门下弟子,百年来却屡屡指点我修行,在我心里,早已视其为师,就算老师不答应,我也绝心不改。”</p>

说着,姜石年跪倒在徐君明脚下,恭敬道。</p>

“恳请恩师收录门下。”</p>

“你这逆子!”恨恨的看了他一眼后,猛然转头,“道长,你说过的,不收我儿子为徒。”</p>

迎着三人的眼神,徐君明缓缓站了起来。</p>

“刚刚的话,你也听到了。就算我不收他为徒,他也不会如你所愿,拜入太清门下。”</p>

“这不劳道长费心,我自有手段。”姜峤沉声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