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长安勋贵多不喜(2 / 2)

“唉,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圣上皇后他们,好像对那钟县侯兄妹二人特别照顾,圣上还责怪于我,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啊。”李文崇还真有些不明白。

虽说,他知道钟文这个人,但也仅限于知道钟文是一个县侯,却是并不知道钟文还是一个常侍。

或许,是因为他长期不在长安,对于长安新进的勋贵有些不熟。

再加上他是李氏宗亲,属于皇亲国戚,无须对谁顾忌,也不把外人放在眼中,自然而然的,就忽略了钟文这么一个人了。

“那小逸的仇就不报了?小逸被吓得神魂不稳,刚才你去见圣上之时,睡醒后又是哭闹不止啊,夫君。”李文崇的夫人急道。

“我也想啊,但圣上让我回府休息,我能怎么办。”

“夫君,你清楚那个县侯兄妹是什么人吗?为什么圣上让你回府休息?你赶紧派人去查啊。”

“来人,快备马车,去河间郡王府。”李文崇听自己夫人一言,顿时想起了李孝恭来,赶紧向着外面大喊了一声。

李孝恭现在虽无权,但依然还是一个郡王,又常居于长安,门下宾客又多,李文崇想着李孝恭肯定知道这个钟县侯是个什么人物的。

……

怀远坊某医馆中,徐福正向着那些被伤的百姓说着话,“我家县侯说了,你们的汤药费,由我们府上出了,所以,你们安心治伤,要是有什么事了,可以差人到侯府过来通知一声。”

“多谢钟县侯,多谢徐管家。”那些伤员虽有伤在身,但得了如此的好消息,自然得感谢一番。

这事要是放在平日里,这伤也是白挨,绝对不会有人来管他们。

“另外,你们治伤的这些日子,所担误的工钱,也由我们侯府出了,每人每日算百文钱计算。”徐福再次补充道。

说来,徐福眼前的这些伤员,有两个他也认识,其中一个,还有着一些交情。

所以,徐福的话一出,也算是安了他们这些人的心。

伤员的汤药费,对于普通人来说,那肯定是一笔不小的钱,而且还担误出工挣钱。

对于一个百姓家来说,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就如其中一人,每日里出工抗活,挣的又少,家中本就过得艰难,如今又受了伤,原本,他还担心着自己一家怎么活呢。

这下到好了,有着徐福的话,也算是安了他的心了。

更何况,还是百文钱一日,汤药费还不用出,这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一笔大钱啊。

此时的他,心里还想着,以后要是多遇上这样的事,那该多好啊。

不用出工抗活挣钱,还能歇着,哪怕天天受伤,他也愿意啊。

就这些钱,对于县侯府来说,也只是一点点罢了,钟文还是出得起的。

更何况,这场祸事,说来也是小花惹出来的,钟文付汤药费,也可以堵住这些伤员们的口。

用一天几贯钱,用百天来计算,最多也就三五百贯的钱来摆平这些百姓们的怨气,是一件好事,同样,也可以挣上一些名声不是。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有徐福有了,钟文只是觉得这事是自己小妹惹出来的,自然得由着自己去负责。

……

“孝恭,那钟文真这么厉害?圣上都得依仗他?”此时,那李文崇在听了李孝恭的话,顿时感觉一块重石压在心头。

李文崇与李孝恭属于本家,而李文崇又比李孝恭大上一岁,论关系嘛,相对还是比较好的,所以,李文崇因府上的事,这才过来河间郡王府上找李孝恭问一问关于钟文兄妹的事情。

“我们虽说是皇亲,论爵位,虽比那钟文高上不少,可我们与他一比,估计连提鞋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那钟文的师傅是李道陵,论辈份,我们得叫钟文一声叔,而且……”李孝恭说道。

其实,李孝恭也只是见过钟文几面,但从不曾说过任何话。

主要是他李孝恭一直居于他的郡王府,身上又无官无职的,自然也就少有与钟文交集的。

“嘶,原来如此。”随着李孝恭的话说起,李文崇听后,这才明白钟文有着什么样的身份。

这要是闹起来,钟文都可以控诉他一个不敬长辈,那这果子可真就不好吃了。

“不过,你也无须担心,就我所知,那钟文平日里也从不惹事,但真要是惹了,那必定是大事,如果真要是与他交恶,最好还是找人说一说,省得惹出一些麻烦来,他可是一个杀伐果断之辈,说杀人就杀人的。”李孝恭再次说道。

“难道我儿被欺成这样了,我还得上门道歉不成?”李文崇虽有不愤,但听了李孝恭的话,心中也是有些担心。

“道个歉又如何?不过,就我所知,整个长安城,估计没人喜欢这个钟文,毕竟,曾经的事情落了所有人的面子,据我听闻,他府上,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人登门拜访过,啧啧,从这事上看,就知道他有多没人缘了吧?”李孝恭说话之际,嘴里还不忘一顿的嘲讽。

李孝恭的话,也确实反应了钟文与这长安勋贵之间,并无任何的瓜葛与交集,同样,也说明了钟文的人缘也却如他所说,差到了极点。

如果真要细说的话,整个长安城,愿意上门拜访的,估计除了与钟文交好的那些医师,也就只有一阳观的正风了。

当然,这得除了那位郭琳。

而且,李孝恭听来的传闻,也确实是事实。

钟文府上,别说没人登门拜访了,就算有,也都是一些熟人。

比如李山,金水,陈春生,正风,再加一个影子了。

其他的人,冒似还真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