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前世今生(2 / 2)

回到已经初具规模的石景山脚下的别院,朱友建就先命曹化淳把欠下的帐先去清掉,又把自己王府的帐给补齐。虽说都是自己的钱,但毕竟这属于两笔开支,是两条线。暂时借用一些时日没关系,要是一直混淆在一起,终归不太好,毕竟别院这里现在已经开始有收益了。

将这些账目全部理清,朱友建看着少了差不多一半的银子,不由得苦笑一声:“看来还是要再想别的门路啊,不然赚的还没有花的快怎么行?”掏出贴身放着的一本《大学》,在书页的夹缝中间,朱友建仔细的找了找,终于找到了几样下一步可以开始制作出来赚钱的东西——肥皂、香水。

水泥虽说也可以大量生产,用来赚钱,但在这个时代,水泥却可以算得上一种战略物资,尤其是辽东前线,大明骑兵太少,火器又没有明显的优势,只能依靠城池死守。

若是用水泥来筑城,必然比当下的城墙都要结实,而且筑城的速度也会加快许多,这样就可以逐渐蚕食野猪皮的生存空间,夺回辽东战事的主动权。

可一旦让水泥流入辽东,落到野猪皮的手里,那可就不妙了,他们若是也反过来筑城,在没有现代化武器的情况下,只依靠黑火药,是很难将城墙炸塌的。因此,水泥这东西,至少在近几年内,都是无法去大规模生产的。

所以朱友建就只能先拿肥皂和香水来用了,毕竟肥皂这玩意儿,价格不高,利润也不大,可的的确确是一种消耗品,家家户户是都需要的,而且肥皂的成分也比较简单,用油脂和碱相互作用就可以制成。

何况还可以得到另外一样东西——甘油,这可是制造火药的原料,并且它还在医药、纺织、印染等许多工业上都有着极大的用途,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快将它搞出来。当然,肥皂里加一些香料和染料,就成了各种颜色的香皂,若是加点药物,那就可以做成药皂,搞些宣传的噱头,把这些提高一些价格卖给那些富人,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至于说香水,虽说要比肥皂难上许多,但朱友建觉得,有自己的指导,加上老沈那些人的经验,相信也不会是太难的事情。说干就干,朱友建找来老沈,将肥皂的构想跟老沈说了一下,这个难度甚至还不如玻璃的高,仅仅两三天的时间,老沈就拿出了样品。不过看着那块比自己巴掌还大的黑黄黑黄的“肥皂”,朱友建顿时觉得太丑了,卖相实在不好,恐怕很难卖出去。

在仔细听了老沈的汇报后,朱友建要求他将不同的油脂跟纯度也不一样的碱去作用,看看孰优孰劣,也对比一下性价比,最后再汇总交给自己,至于玻璃的制作,如今他们几个炼丹师只需要每日有人去指导就行。

那些刚刚从农民转为初级产业工人的流民们已经逐渐开始熟悉了制作方法,老沈他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了,只有最后淬火这一关还是需要老铁匠亲自把关,不过老铁匠已经开始带了一些徒弟,相信他们很快就可以独立完成了,这也就意味着玻璃的产能很快就要再上一个台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