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定计(2 / 2)

之后辽王一系就一直在荆州生活。到了隆庆朝时,辽王已历六世,传至愍王朱宪节。这位辽王可谓真不是什么好人,他的罪状真可谓罄竹难书,惹得天怒人怨。但话说回来,他却没有谋逆,因而想要搞死这位,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但事情也碰巧了,湖广巡查御史参了辽王一本,隆庆皇帝就派了使臣来荆州调查情况,按道理说这不过是走个过场,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朱字。大家都是太祖的子孙,只要辽王你稍微收敛一点,多着再认个错,估计皇帝也最多斥责一番就了事了。

可朱宪节却不这么想,使臣还没到,他就着急了。可能辽王整天只知道玩乐,书读的估计也少,根本没猜到皇帝的意思。

不过朱宪节也知道害怕啊,万一皇帝要真的废了自己怎么办?思来想去,他突然灵机一动,就带人举着白旗出了王府大门说要伸冤,结果没想到以讹传讹,被传成辽王反了!

这前来的使臣也是个怕死的主儿,这边才到地方,屁股还没挨着椅子,一听辽王造反了,那哪里还敢停留?立马就启程返回京城去向皇帝报告。而恰好这内阁大臣张居正家也是荆州的,自然对于这位无恶不作的辽王没什么好感,但也一直苦于拿人家没办法。这回机会来了,哪里可能无动于衷?跟着使臣就参了辽王一本,后来还罗列了辽王的十大罪状。

而大明当时的皇帝是穆宗,也就是隆庆皇帝朱载垕,也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看到自己的这位王叔是如此作恶多端的人,还阴谋造反,自然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即就将他罪降庶人,发高墙,连同他的世子以及已经封郡王的儿子们一起废为庶人,除国。

而有了这样一个先例,刘莱臣给朱友建出的计策就是你德王为非作歹、鱼肉乡里我确实不好拿你怎么办。但当年第一代德王你自做龙袍御辇,还在王府里穿戴乘坐,这总是事实吧。就算你没有造反,但凭着这些,治你一个“僭越”之罪是跑不掉的。就算你现在已经将那些对象销毁了,我抄家时再给你放进去一些也不是不行,反正搞你是搞定了!

听了这个办法,朱友建觉得大妙。虽然最后将德王治罪的结果也只会是废庶人、发高墙、除国,并不会杀头。但也足够了,这也不会使得其它的藩王过于害怕,要是真的杀了德王,恐怕引起的就会是滔天巨浪了。

至于抄没的家产,为了让魏忠贤等人替自己打冲锋、吸引火力,那些金银财宝大多也只能便宜他们了。但也不过是让他们保管几年,等自己登基了,除掉他后,那些东西自然还是自己的。

而粮食和田地肯定是要分发给灾民的,这才是自己冒这么大风险要做这件事的主要目的。

与刘莱臣议定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步骤实施了。首先朱友建派出了曹化淳先去试探了李夔龙和吕纯如等人的反应。旁敲侧击之下,见到有肉可吃,李、吕二人自然是不想错过,更何况是德王府这么大一块肥肉,他们又如何能够不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