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别院的发展(上)(2 / 2)

想要开发唐山,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三大营真正成军,二是关宁防线要推进至辽河一线,收复广宁以后,才能考虑在唐山设厂的问题的。

换言之,也就是在三年内,这都只能是朱友建的一个设想和构思。因而朱友建现在已经开始建设从别院至通州运河码头的水泥大路了,这条路要是能修好,至少能够满足近几年内别院对于各类资源的需求,也方便产品的外运。

别院最后设置的一个就是造币厂,对,就是造币厂。铸造钱币的计划从朱友建穿越伊始在他心中就已经在设想了,只不过因为自的实力不足,他一直没能付诸行动罢了。

在新大陆发现之前,中国一直都是一个贫银国,对于白银是极度的渴求。等到新大陆发现之后,整个美洲开采出来的白银,有将近一半还要多的量都流入了中国。再加上本新发现的石见银山,产出的绝大部分白银也都流进了中国。所以可以很肯定的说,到了明末的这个时候,中国是不缺白银的,至少民间是绝对不缺的。

对于这一点朱友建心中是有着十分清楚的认知的,所以他才在穿越后就造出了肥皂香水玻璃等在这个时代算是奢侈品的东西,想尽办法将银子从那些个地主富商的口袋中掏出来。

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朱友建与田弘遇合作挣到的银子,早就已经超过千万两了。而且田弘遇在知道朱友建的真实份后,很自觉的把自己应得的五成利润送给了朱友建两成,用的名义还是孙娜恩的嫁妆。等到朱友建做了皇帝,田弘遇更是直接将自己的利润减少到了一成,剩下的九成都让朱友建拿走了。

朱友建看到田弘遇这么识趣,也就乐呵呵的笑纳了,更打消了自己准备甩开田弘遇单干的念头,毕竟这年头要想找一个好的代言人也是没那么容易的啊。

于是这几年朱友建刨去自己的生产成本、人工以及扩大再生产的投入,他仍然获得了超过七百万两白银的利润。这笔钱一直被朱友建放置在别院中,除了扩大生产之用以外,从来没有再挪用过一分一毫。

他这么做的目的,为的就是能够有足够的白银来铸造银币,在全国推行币制改革。中国从明朝中后期一直到清末,一直没有与世界接轨,铸造金银币。不是因为缺乏白银,主要还是因为统治者缺乏这种意识,另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火耗。

火耗这玩意儿大家都懂,这可是官员们灰色收入的一大头啊。自从张居正实现一条鞭法以来,各级官员已经在这上边尝到了甜头。若是现在骤然全部改成用银元,那他们首先就要不乐意啊。当然,还有这样那样许多的原因,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