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人选(2 / 2)

可结果是越怕什么,就越会来什么:山东按察使实际是是管司法和纪检的,朝臣们都推荐福建左参政施邦曜。对于这个人,朱友建是不怎么了解的,但他在召见郑芝龙的时候却听他提过一句,说自己十分敬佩施邦曜的为人。能让一个海盗都敬佩的人,想来必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而且现在内阁和六部大臣们又集体推荐,朱友建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对施邦曜的任命。这个朱友建倒还是比较满意,没有什么二话。

山东布政使朱友建就没让朝臣们再推举,因为他已经有人选了,那就是济南知府樊时英。樊时英官声不错,才能也不错,在吕纯如等人的压制下还能把济南治理的有模有样,足以说明他还是可堪大用的。不过樊时英唯一的欠缺的就是有些软弱,不然当年济南发生的蝗灾是不会闹得那么严重的。

但这个问题不算太严重,毕竟现在的官场上想找一个有能力又敢干实事的确实不多。只要樊时英肯干,初心不改,自己肯定会给他撑腰的。何况布政使是在后世就相当于高官,权利可比省会的市长权利大多了,就算上边有巡抚压制,他也不是没说话做事的权利的。

这两项任命大家都没什么意见,朱友建也很满意。结果问题就出在了山东巡抚的人选上。山东可以说是朱友建很看好的一个地方,毕竟自己在这里已经有了群众基础。再则山东靠海,离京师也近,而且还与辽东隔海相望。这几点下来,就已经让朱友建十分重视山东,打算把它作为自己改革的试点和重心。

所以山东巡抚必须是一个朱友建能信得过,而且还得有能力,有魄力的人。这样的人现在可是一点儿都不好找,朱友建的夹袋里仅有的那几个不是已经有要职,就是还需要历练成长,山东巡抚一职,确实不适合他们。所以一时之间他也根本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结果看内阁和吏部给他推举上来的人,有如下几位:成基命、贺逢圣、黄道周、宋师襄。一水儿的全是东林人,看得朱友建那是一个的头大啊。想找个非东林的官员就这么难吗?要照这样下去,自己继续全用东林党,那最后还不得又走上崇祯的老路去了?

先拿成基命跟贺逢圣两个来说,他们两个现在都是在京担任着正三品的侍郎之类的职位,若是转到地方上去做巡抚,也只能算是平调,最多就再加一个都御使之类的官衔,看上去是不如在京做个京官清贵的,而且说不定哪天就能升任尚书的。所以按常理来推测的话,自己若是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推脱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