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牛扒馆一席谈(2 / 2)

我细心的揣摩过,觉得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演绎喜剧,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相信观众一定会喜欢。

现在,我就缺一个机会……”

说完,周星星用渴盼的眼光看着陆航,就像个真正的GOY一样,只要这个大水喉愿意投资,他就有信心一夜爆红。

陆航细细的抿一口酒,面对周星星渴盼的炙热眼光,心中踌躇难定。

钱不成问题,香港市场每个月都要赚好几千万,现在环亚公司手握2.2亿港元全面发展,自己手上还有六千万用作地产投资。

而且正和渣打银行正在商谈一笔大额贷款,总数高达三千万美金,准备用于投资东京证券交易所。

别人投资期货交易那是赌博,陆航这种知道底牌的挂逼,只能算弯腰捡钱了。

可计划中没有电影这一项投资,虽然陆航知道投资周星星稳赚不赔,但谁也不喜欢打乱计划。

“星仔,你现在的演员约签在哪里,投一部片多少钱?”

“我的演员约签在李修贤先生的万能电影公司,不过违约金很少啦,只有50万,你要愿意投资我可以不拿片酬,只要公司帮我付违约金。”

“你的片酬有50万吗?”

“呃……我出演李先生的《霹雳先锋》,片酬是5万。”周星星神色有些赫然,随即鼓起勇气看着陆航说道:“我一定能演出身价,请你相信我。”

“仆街,这话我也想说,可没人听啊!”

循声望去,原来是事业不得意的歌神张学友,冷不丁的发声,一脸幽怨的看着陆航,仿佛是被遗弃的小三。

没人接话,席间似乎冷场了。

周星星脸上浮现出彷徨挣扎之色,放在桌子上的两只手紧紧地攥成拳头,抬起头说道;

“我在片场跑了十年龙套,终于有大佬肯给我机会出演电影中的男主角,可是他指着我的鼻子骂;你活的真像一条狗诶!

我不要面子的嘛

那怕辜负了这位大佬的期望,我的自尊心不允许继续留在艺能电影公司,一定要拼出未来。

所以,陆先生,我真的非常需要这个机会。”

沉默,一片沉默……

在场大多数都是资深电影人,见过片场比这更黑暗的事,跑龙套的还谈什么人权?

可是对电影主角如此刻薄的辱骂,当真是头一次见。

陆航看着陷于挣扎彷徨中的周星星,心神触动,不由默默地点点头。

观望良久的曾之伟觉得机会来了,忍不住怂恿说道:“拍片的成本可大可小,三级艳情片只要一张床就可以了,加上胶片人工全部下来要不了40万,一般的时装片看咖位大小,主要成本就是影星片酬嘅,大制作一般在七八百万,程龙先生的影片就要到1500万到1800万,他自己的片酬就占去一半,关键是程龙在日韩市场有号召力,周星星的片子手头紧一紧,精良制作四百万就可以拿下来了。”

曾之伟本身就是能导能编能演的全才,新艺城电影公司1982年拍摄的第一部《最佳拍档》,导演就是曾之伟,当年取得票房冠军,一炮而红。

紧接着于1983年,曾之伟执导并主演了《最佳拍档2》,同样票房高收,全线飘红,奠定了他在香港影坛的地位。

能够在嘉乐与新艺城两家公司中左右逢源,不得不说曾之伟情商极高,是个不容小觑的小胖子。

“投资香港电影最好先成立公司,这样可以签一些有潜力的新人培养,同院线谈票房分账,缴税都冇问题,注册方便得很啦。”

“可是……我没有时间打理呀!”

曾之伟胸脯一挺,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我可以的,全港澳台影视圈没有比我更熟的了,我也愿意投一部分啦。”

“我再考虑一下吧,启动大概要多少钱?你能投多少咩?”

“最好两千万左右,太少了施展不开,我能拿出两百多万,还可以邀请一些朋友参加。”曾之伟极力拱火,希望能够劝得陆航心动。

陆航细长的手指轻轻的敲打桌面,考虑一下说道:“影视圈流动性太大,随意性太强,一旦红了,谁都不愿意屈居人下,说实话我是没什么兴趣。”

“不过为了发展本港影视业,我愿意主动做出一些尝试,就算抛砖引玉咁!”

“就像曾先生所说,新艺城七怪的分裂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这种现象恐怕很难杜绝。”

“在这一点上,嘉禾电影公司的邹文怀老板做的就比较好,给旗下大牌艺人洪金宝和程龙开出单独的电影工作室,这种方法非常值得借鉴,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灵活一些。”

“主要是公司旗下的艺人,水平够扛票房的导演,明星,就应该允许成立自己的电影工作室,可以用片酬参与投资分成。”

“公司捧红的影星,到了一定阶段可以有条件的增持股份,因为名声也是公司一笔无形资产,或者用片约或者用现金取得一定股权,有益于增强归宿感,具体实现的方式再定。”

信马由缰说到这里,桌上所有人目光都关注的看着陆航,他神色自信的一笑说道:“我没有时间弄这个公司,需要有人帮我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