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大一统(2 / 2)

试问,他们怎么能不对天启皇帝忠心耿耿?</p>

就连他这样的人,都有些畏服于这样一群无比忠诚于皇帝的武将。</p>

或许,从这时候起,魏忠贤便再没了一丁点儿的歪曲之想,本本分分的做大明皇帝的一条狗,这就是他最好的归宿。</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p>

天启王朝新封侯爵八名。</p>

山西副总兵张万邦,封镇西候;沈阳总兵满桂,封镇东候;宽甸总兵曹文昭,封东平候;宁夏总兵薛来胤,封宁来候;</p>

榆林总兵姜让,封北来候;宣府总兵姜弼,封宣威候;甘肃总兵姜爽,封安成候;固原总兵郭钦,封固宁候;</p>

新封伯爵三十六名。</p>

榆林参将候世禄,封成安伯;榆林参将李昌龄、大同参将徐永寿、太原总兵高业、建昌营参将尤世威……”</p>

一长串的名单,魏忠贤不知道自己读了多久。</p>

念了这些年的圣旨,无数人在他的口中宦海沉浮,唯有今日,他合上金黄卷轴时深深呼出口气。</p>

他也明白,当今天子不会去走任何一步无意义的棋。</p>

新封的这数十名侯爵、伯爵,甚至于其后为数众多,将在《京报》上刊登,从而名扬天下的名字,每一个从今往后都会是这位天子的忠诚臣将。</p>

自此后,皇帝的权威已经毋庸任何人置疑。</p>

登基近十载,他用堪比成祖皇帝的武功向世人证明,他才是那个上天庇佑的天命之子!</p>

是啊,朱由校做到了。</p>

他用了八年的时间,将大明从大厦将倾的地步,挽狂澜于既倒,让这个国度再次成为足以影响世界格局的一方霸权!</p>

......</p>

叙功升授大典圆满结束了,名单也已经被依照惯例,刊登在《京报》之上,分派往各地。</p>

这五千多个自豪的名字,将会成为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的目标。</p>

熊廷弼功成圆满,被封为黄国公,又有配享天启太庙的殊荣。大明,不知道有多久没有文臣出身的人,能走到这一步了。</p>

可在这天启一朝,一出现便是两个。</p>

除熊廷弼以外,以平定西南之乱成名的朱燮元,这次也被封为吴国公,名满天下,在天启太庙中,位仅次于熊廷弼。</p>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文臣、武将死后的灵位进入太庙,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再可能动摇他们的位置了。</p>

除了他们两个以外,这次也新封了一大批的新贵侯爵、伯爵,实干派的文臣武将们借助这次战功,纷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p>

镇东候满桂、东平候曹文昭、宁来候薛来胤…</p>

这一大批或是曾跟随熊廷弼,或是跟随朱燮元的武将们,各自都已经有了独挡一面的能力。</p>

他们的大名,被随着一纸诏书昭告天下,功成的功成,名就的名就,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p>

</p>

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之后走入中衰的大明,在天启八年重新完成了华夏主体领土的统一。</p>

此,即为大一统。</p>

统一后的大明,只能是更加强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