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温的人。”

一瞬间,李凡就已经明晰了他的身份。

“下官目前所负责的,包括案判、决狱、律令。”

周永言开口。

李凡随即了然,不愧是李温的人,所负责掌控的,乃是刑部最核心的内容。

草拟及律令执行,以及案件的判处。

律令乃是国之根本,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在整个大羲朝廷,甚至都是一个十分核心的位置。

李凡点头,道:“李某明白了。”

紧接着,第二个侍郎上前,这是一个颇为儒雅,气度俨然的中年人,他微微一笑,上前道:“启禀尚书大人,在下韩元德,负责牢狱、审查、核查各州重案等。”

李凡朝着韩元德微笑了一下,道:“李某明白了,韩大人辛苦。”

——昨夜,他派探云者盯紧了刑部的三大侍郎十二主簿,韩元德本人并没有前往长孙府。

但可惜的是,他儿子前往吏部尚书龚巨仁府上的过程,没有逃过探云者的眼睛。

长孙府的人。

一个刑部,势力错综交杂就已经如此复杂了,满朝之上,又是何等盘根错节?

韩元德轻轻一拱手,当即站到了一边。

最后一位侍郎,显得有些沉默寡言,脸如刀削,有些黑瘦,虽然年岁看上去和周永言、韩元德相差不大,但是鬓角的头发却是多了一缕灰白,让他看上去,比另外两人都要沧桑一些。

“下官潘兴朝,负责缉捕之事。”

潘兴朝开口。

怪不得看上去要苍老许多……李凡暗自道了一句,这位,应该就是没有背景的那一个了。

在衙门之中,有背景的,往往管着最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最清闲。

而那些脏活累活,总得还有人来干,所以,一般而言,都会有一两个没背景的“实干家”的。

也正是这种老黄牛的存在,才能保证衙门能够一直运转着。

紧接着,剩下的十二个主簿,也是一一向李凡说明,十二个主簿分别归属于三个侍郎手下,负责更具体的事务。

了解了一个大概之后,李凡点点头,道:“韩大人,今年进京述职的,可有各州刑狱司的官员么?”

想要做事,总得选拔一批能干的人、信得过的人才行。

而刑部乃是直辖各州直隶府的刑狱司,如果有表现良好的刑狱司司丞入京述职,倒是可以先考察一番。

“启禀大人,有两人,分别是冀州直隶府刑狱司司丞孙立臣,青州直隶府刑狱司司丞张华,两人皆是治讼有方,三年来,刑讼之事大幅下降,他二人还在京中,我传他二人前来见大人?”

韩元德道。

李凡闻言,却是眉头一皱,道:“刑讼之事大幅下降?”

“对。”

韩元德开口,眼中闪过一抹疑虑之色,难道李凡对此有什么疑问么?

李凡却是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一挥手,道:“传我号令,令各州刑狱司司丞进京,到刑部述职。”

“此外,稍后,我拟公文一份,请代为送到吏部。”

李凡开口。

闻言,场中的众人,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李凡这是要做什么?

上任的第一天,就召见各州刑狱司司丞?

而且,还要和吏部协商?

他们都已经感受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味道。

但是,众人都没有多说什么,随即散去了。

众人离开后,李凡亲手草拟了一份公函,让韩元德送到吏部。

韩元德接过信件,直奔吏部而去。

吏部尚书龚巨仁亲自接见了韩元德,在得到李凡的公函之后,龚巨仁眉头紧皱,李凡这是作甚?

上任第一天,就往吏部发函来了?

吏部乃是负责官员提拔、司察的地方,和他刑部有什么关系?

“李凡是何用意?”

龚巨仁朝着韩元德开口发问。

韩元德摇头,道:“不知。”

龚巨仁随即拆开了函封,看了一遍,不禁将公函拍在了桌子上,道:“李凡把我吏部当成什么了?

供他驱策的地方么?”

韩元德疑惑道:“大人?

怎么了?”

龚巨仁指着公函道:“你自己看看吧,李凡居然让我刑部,立即考察十二州刑狱司丞,而且,还要求吏部派专人,到各州实地查访民情,以保真实,他是疯了么?”韩元德闻言,也是眉头紧皱,李凡的这要求,压根不合规矩啊。

李凡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