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何家在前进(2 / 2)

何容无奈地笑道:“这个阿全,什么事都瞎操心!”说起来夫妻两个分居多年了,经何靖这么一说,也有些动心,提笔给竺氏写了封信,准备让何靖带回去。

何家的庄园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了,却还处在大投入的阶段,何容现在也有些捉襟见肘。对于刘牢之提出的使用铁和砖石来交换食盐,何容是一百个乐意,催着何靖尽快再去运盐来。何靖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却不愿意急着回去,再受母亲约束,所以他整天带着几个人在合肥四处游玩。

这日何靖转到了刘家的农庄里,看到刘氏庄园里的人,正在那里收割早稻。那牛拉的收割机和脱粒机效率之高,看的何靖震惊不已:“怪不得阿全敢占这么多的地,原来是有此等利器啊!不知道我何氏农庄与之相比如何,何不趁此机会,好好地探究一番?”

庄子里来了外人,早有巡逻的部曲上前询问,并上报了部曲将陈擎和主管刘柱。听说是何家的郎君到了,刘柱连忙亲自迎接了出来,陪着何靖一起参观刘家的农庄。刘家的农庄可以说是在刘柱的带领下建立起来的,所以这些年他管理农庄的经验丰富无比,见何靖对这些感兴趣,刘柱也乐得好好教教他。

何靖在刘氏农庄里参观的时候,一支船队从巢湖进入合肥。

船舱里,刘牢之对徐玉娟道:“马上就要到刘家的接待站了,一会儿让松果带着你们姐妹两个先在这里住下,等我从舅舅那里回来再做安排!”徐家姐妹在滨江茶楼里面圈了一年,有些闷坏了,听到刘牢之要到合肥去,徐玉娟便缠着刘牢之要一起去,刘牢之考虑到此行没有什么危险,也就答应了。

徐玉娟自无不可,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合肥县衙,刘牢之径直去拜见舅舅。何容这些日子有些头疼何靖在这里不务正业,只是听说了竺氏对他看管的严,也不想在这里拘束他,所以看到刘牢之来了非常高兴。这表兄弟两个感情自幼就很好,刘牢之必能好好劝解他。

闲谈了些家常,看着刘牢之欲言又止的样子,何容心知有异,便把他带到了书房,屏退了所有下人。

“好了,有什么话现在说吧。”自前年何容听从刘牢之的劝告,北伐时少带辅兵而减少了损失,何容已经不敢小瞧这个外甥了。

刘牢之正色道:“舅舅在这合肥县,有些年头了吧?”

何容道:“怎么了,你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何容这些年官运不济,除了迎送玉玺再也没有捞到什么功劳。窝在这合肥小县已经好几年了,本想随谢万北伐能赚取点军功,谁知道谢万竟然弄来了一场大败。他愿意屯田发展自己的庄园也是对时局有些失望的缘故。听说这个外甥跟会稽王府有些关系,不知道他是否得到了什么消息。

刘牢之笑道:“那倒没有。不过按常理推断,豫州刺史空悬是极不正常的,恐怕很快就会有新的豫州刺史上任,不过这次应该是桓温的人了。舅舅想继续在这合肥重镇驻扎,恐怕是不容易了。舅舅要早做打算才好,别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原来如此,你把部曲安置在紫蓬山里头,也是这个缘故吧。”何容恍然道。

刘牢之笑道:“这是自然。如果舅舅能够始终掌管着这合肥,外甥又何必如此防范。”

原来现在刘家在合肥除了两个农庄的人外,还有不少前年招收的溃兵和他们的家眷,足足两千多人。这些人被刘牢之安排在紫蓬山里,以砖石修建了些房子,主要种植些药材、茶叶,也兴建了一些工坊,主要是些铁器作坊。

刘牢之准备把芜湖与军事有关的工坊,统统挪到这里来,一则是这里便于隐蔽,山间的沟壑截断之后,还可以修建大水库,沿水库坝区修建水利作坊,水的落差大,力量更足一些。二则是这里离着寿春更近,能够就近支援。

这两年来,借助何容的力量,山中的庄子已经初具模型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修建防御性的寨墙。这些兵户得到如此安置之后,非常的安心,虽然他们的家眷在这里也是从事劳动,但是境遇要比原来好得多,不但有结实的房子住,吃得饱也穿得暖,还时常发放些福利。

何容点了点头,明白了刘牢之的意思。像他们这些军将如果移防,手下的部曲肯定会跟随自己,但是军营里那么多人,尤其是那些兵户是不可能全部带走的。这些军将如果放归江南,将是极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朝廷不会轻易允许这些军将退休,大抵都是给个名义,让他们在江淮之间活动。

最初何容选址修建庄园的时候,刘牢之就建议不要选在合肥当地,这样会落人口实,日后如果新的豫州刺史上任,又采取什么措施实在难以预料。

何容点了点头,笑道:“好了,舅舅知道该怎么做了!”对于这些武将,手里的兵就是自己的依仗,现在何容赚到了钱,能够养得起更多的部曲,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拣选和招募一批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