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贼惦记(2 / 2)

战事刚开始的时候,燕军仗着自己骑兵众多,不大把晋军放在眼里,大都是选择与晋军阵战。晋军用步兵方阵、战车阻挡对方的骑兵,用弓弩射杀敌人,再有骑兵游弋在步兵方阵周围,随时对燕兵突杀,所以战无不胜。

自从慕容垂统帅前线的军队以后,燕军的打法就完全变了。他们不在坚持堂堂正正的阵战,偷袭、埋伏、诱战、下毒……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不肯与晋军做大规模的会战,这让远道而来的晋军吃足了苦头。

郗超道:“江南湿热,想要在江南大规模养马可不容易。我军多为江南士卒,本来就不善乘马,再者江南作战,骑兵也难以发挥啊!”

桓温点了点头,有些黯然。江南的兵北伐,有很多制约,除了战马的因素,还有气候的因素。这次他急着撤兵,也有天气转凉而士兵们缺乏冬衣的关系。

郗超劝道:“桓公莫要忧心。来日局势稳定之后,先遣贤人治理江淮,待时机成熟,必可攻破燕国!”

这次北伐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粮草不继。如果江淮间经营的好,从这里发运粮草北上,自然是事半功倍。只不过桓温急于求成,不等江淮安稳,就想直接灭掉燕国。事实上即便是燕国从邺城逃回龙城,以晋军的实力,也很难控制这么大的一片区域。待桓温大军一走,这些地方要么被燕国夺回,要么被秦国兼并。这其实也说明桓温的本意不是灭掉燕国,收复故土,他要得只是一场大胜,一场足够让他取代司马氏的胜利。

郗超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也很明白,这场北伐耗光了晋国数年的积蓄,短时间内晋国根本就没有能力重新北伐。而桓温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筹备下一次北伐了。

桓温不置可否,问道:“景兴,你说说看,我们能否调荥阳军来护送大军南行?”

郗超笑道:“调动军队是大司马的权力,想来刘义之是不会拒绝的。只不过数千骑兵人吃马喂的,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以我军现在的情况,只怕是难以应付!”

桓温点了点头。刘义之现在远在弘农,想要让他调遣骑兵护送大军,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等他们准备完毕,说不定自己这些人都已经回到国内了。不过有这么一群人在旁边却不用,这并不符合桓温的作风。

“先前委任刘义之为西路军副总指挥,让他协助袁贵诚剿灭慕容德部。现在既然袁真办不成此事,那就只能着落在这位副总指挥身上了。派人到荥阳去,告诉刘牢之,让他出兵剿灭慕容德部!”桓温凛然道。

这个倒没什么难度,军中有合适的人选,所以郗超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