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知县,你还是人吗?(2 / 2)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0 字 2020-07-30

谢至也不含糊,把盒子放到了王守仁面前,道:“伯安,你来。”

王守仁也不是那种拖泥带水之人,直接拿了一张出来,展示在了众人面前。

月!

徐经率先道:“知县,你先前说言的那两句可不准再用到了。”

谢至点头应道:“嗯,知道!”

古人喜欢用月寄托情绪,谢至背的很多诗都是有关月的。

即便排除那两句,谢至也还多的是。

王守仁负责抓阄的,自然是他先来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接着是唐寅,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紧接着是徐经,道:“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最后是谢至,道:“三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在进行了十几轮之后,接着唐寅的徐经对答不上来了。

谢至道:“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谢至成竹在胸结束后,王守仁也不管输了的徐经是否需要罚酒,重点反而落在了谢至身上,问道:“谢至,你还知道多少没说过的?”

谢至想了一下,道:“这个还真没数过,古人写月的最多。”

唐寅提议,道:“要不这样,你当场背出来,我们帮你数着。”

背就背嘛,有什么好怕的。

谢至应答后,王守仁又道:“既是要被,那便得是全首才行。”

背诗词,哪有背一句的。

谢至道:“当然。”

谢至起身,很快便开始了有关于带月诗词的背诵。

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参,欧阳修,柳宗元...

上到唐宋八大家这样的大人物,下到那些名不经传的小人物,谢至都背诵了一遍。

不仅有他们的名字,还有他们的朝代。

背诵之后已是半个时辰了。

几人目瞪口呆,唐寅嘴巴张的老大,问道:“没了?”

谢至摇头道:“应该是没有了...”

背了半个时辰,谢至至少背了百十来首了。

后世之中,一个喜欢国学之人背出这么多或许并不算稀奇。

现在的这些文人,考的都是八股,哪有功夫去背这些诗词。

谢至若只是会诗词也就罢了,关键他还是连中三元的状元公。

老天怎这样不公,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徐经诧异问道:“知县,你怎能背这么多?”

谢至摊摊手,道:“某闲着无聊,便背了些下来。”

谢至如此之才,他们几个若说不嫉妒那是假的。

提笔五篇策论也就罢了,这背诗还这么厉害。

贺良在一旁候着,脸上满满的都是得意。

瞧着没有,这是我家少爷,此事也得与老爷夫人那里禀报,说不准便有银子拿了。

徐经在一旁,道:“来,再抓一个,知县还能背这么多出来?”

唐寅却在一旁笑着道:“衡父,上次是你输了吧?”

徐经大气,也着急等着谢至下次表现,道:“愿赌服输,在下喝酒便是。”

咣咣,三杯酒下肚,下一场比试开始了。

这场是以边塞诗词为主的,主要以诗人些边塞生活为主的。

这种诗词并不是很多,每人说了大概五六句之后,便在王守仁那里卡死了。

随之,便到谢至展露才华的时候了。

一口气下来,五十首出来了。

唐寅惊呼,喊道:“知县,你这还是人吗?你到底能背多少出来。”

能背多少首,谢至也没统计过啊。

有谁会统计自己到底能认多少字的。

再说,这个问题也统计不出来啊。

谢至摆手道:“某哪能知晓啊,看了书,喜欢背下来便是...真正有多少,又哪会统计这个东西。”

谢至准备了十几章纸条,本来是准备玩的。

谁能想到,光听他背诗了,才玩了两局,便已是子夜了。

几人也都有重责,不能一直玩乐下去,到时间了,也都只能是回房睡觉了。

只是经此事之后,谢至又一项本事被人发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