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险些被刺杀(2 / 2)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0 字 2020-09-07

王守仁笑了笑,道:“若是直接让他们拿,他们是不会出这个银子,但英国公和知县都率先做了表率,且还是太子殿下亲自与他们去要,他们若是不拿,还担心太子殿下给他们穿小鞋呢,有的得拿,没有的即便是砸锅卖铁也得拿,有了这些,出战的钱粮肯定就够了,只要后方能够解决钱粮的问题,那前方的那些阻挠,知县自然也就能够顺理成章的解决了。”

对局势的把控,王守仁还是很有先知的。

在宝船下海几个时辰的时间,远在京中的弘治皇帝便收到了消息。

厂卫知晓弘治皇帝对宝船的重视,自是一直注意着动向。

在宝船才下海,便通过各自手段把信送入京中了。

在厂卫把这些消息送至弘治皇帝面前的时候,朱厚照正在暖阁与弘治皇帝汇报他的成果呢。

在朱厚照挨家挨户搞募捐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人哭穷过。

可有了前面的那些领头人,多的是回复理由。

每有人哭穷之际,朱厚照便抓起账本翻看上半晌,回道:“你们兵部的也捐了,王侍郎捐了多少来着,本宫瞧瞧,王侍郎捐银一千两呢,刘侍郎与王侍郎同等官职,俸禄一样,子弟也差不多,需要养活的人也差不多啊,王侍郎却是大呼没钱,这便只有两种情况了,王侍郎要不就是不想给本宫面子,要不就是王侍郎把这俸禄都花在勾栏乐坊了,不成,回去得禀明父皇,遣锦衣卫和东厂好生查查了。”

丢下这句话,朱厚照也不多留,抬腿就走。

往往走到一半,便会被拉住,喊道:“殿下留步,臣可筹集,定也捐一千两。”

朱厚照要的是银子,只要答应给银子,那一切便都好说。

朱厚照满脸堆笑,回上一句,道:“王侍郎乃忠君体国的肱骨之臣,平倭大业有王侍郎一份功劳,本宫会记着的。”

虚虚假假的一句话,一千两银子便搞到手了。

其实,凡是朱厚照光顾之家,都有锦衣卫和东厂查清其名下有多家财了。

朝廷的那些俸禄确实低的可怜,那些银子养活一家人都不易,更别说还要拿出几年的俸禄往出来捐,那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朱厚照去的那些人家,都是家中有田有铺子的。

当官的那些俸禄连牙缝都塞不住他们的。

凡是那些家中无田的清正官宦,往往都是心有正气之人,不会看长官捐了多少,支持平倭,有这个心的话,拿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便是。

搞募捐的四五日时间,朱厚照办得很是顺利。

在暖阁中汇报他的成果之际,自是沾沾自喜的很,道:“父皇,儿臣不过才五日时间,便募来了五万余两,这些银子完全可暂时解决掉平倭大军的钱粮了,别说,谢五的那办法倒是还真管用的很,那些官宦真不是个东西,压榨了那么多民脂民膏,拿些银子用来抗倭,他们倒是还舍不得了。”

朱厚照这个差事办的着实利落。

自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在朝中地位便陡然飞升。

上面皇帝的一些旨意,若是触碰到文臣的利益,根本就很难实行下去。

现在,朱厚照做的这个事情,也是敲击到了文臣的这一层利益壁垒。

当然,如此一来的话,那些文臣是会反击的。

而弘治皇帝需要的就是如此,他要在他在位的时候,解决掉这一痼疾,让朱厚照在即位的时候,彻底不用再被文官制衡。

瞧着朱厚照这般高兴,弘治皇帝能心下也是高兴的。

但面上却是呵斥道:“谢至那小子身上的好处没学到,倒是学来了那小子夸夸而谈的臭毛病,就不能稳当着些吗?”

正训斥着,牟斌和萧敬同时送来了宝船出海的消息。

“宝船已经出海了?那平倭之事不日便也当提上日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