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经济(2 / 2)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0 字 2020-10-18

谢至故做为难,并未马上答应,良久才道:“寿宁侯,倒不是某不愿意,你也知晓,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廷,某若是给你赚了银子的话,那朝廷可就赚的少了。”

张家兄弟有些惆怅的瞧了一眼朱厚照,张延龄痛心疾首的道:“这可该如何是好啊,土地暴跌,若都用来经商的话,万一出个差错的话,那可就完了。”

这话怎么说,他们来找谢至可不就是经商的吗?

这难道是说,他们把钱交到谢至手中来搞投资,赚了钱是他们自个儿的,若是赔了的话,那便必须得让谢至来负责了。

真是!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张延龄痛心疾首,张鹤龄有过之而无及,捶胸顿足道:“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谁不让他们活,就他们二人的爵位也足可以养活他们一家了,只是生活质量有所变化罢了。

说的这么严重,好像真的活不成了一般。

在这个事情之上,谢至早就想到了办法,总是不能让那些卖了地的人坐吃山空吧?

这些人若是真搞得落魄了的,难免会让人觉着朝廷有些不近人情。

再者说来,那些银子流通起来的好处着实不小的。

只有那些银子真的流通了,那市场才会增添活力,只有市场有了活力,那大明才算是真正的富裕起来了。

半晌的功夫,谢至才终于道:“其实这个事情倒也有解决的办法,只是任何一桩买卖都不能保证肯定是挣钱的,你们投进来的钱说不准就赔了。”

这个还得是提前说好的,不然的话,万一赔了钱,这两兄弟肯定是要找谢至拼命的。

张家兄弟听了此事肯定是有顾忌的。

谢至倒是也不着急,这个事情最先参与之人也不见得非得是他们,谢至若是开口,有大胆之人敢第一个投资的。

即便是真的没有一人敢投资,谢至也有办法招来第一人的,至于张家兄弟是否答应,那还真的无关紧要。

在张家兄弟思考之中,谢至开口道:“要不然这样,两位世伯先回去考量一下,考虑好了再来寻某,具体事宜再做安排,如何?”

谢至开口,张家兄弟也并未回去,张鹤龄道:“本侯先要与我兄弟商量一下,待会便回你。”

张鹤龄要商量,谢至也不反对,从床榻上起身,道:“那好,某收拾一下去公房了,世伯请便吧,贺良,照顾好两位世伯。”

五军都察院地界也不小,完全有张家兄弟商量的地界,他们想去哪里商议,自己选择便是。

谢至简单收拾了一下,便与朱厚照一道去了公房。

一进公房,朱厚照便恍然大悟,道:“对,你好像说过,银子只有流通起来才能赚到更多银子,这么说来,若答应寿宁侯朝廷也不见得就一定会吃亏,对吧?”

对于这些问题,朱厚照一向是理解的很快。

谢至应道:“算作是双赢吧,不过,既然能做到双赢,也会出现双赔的问题,一旦出了问题,那肯定是要两家共同承担责任,有了个一起赔的,即便哪一环节遇到了些问题,朝廷的损失也不至于太严重,最关键的还是要借用此事给那些卖出土地的大家一个赚银子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心甘情愿的把手中的土地让出去,

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耕种着得地,这样的话,才能让土地发挥出最大作用来,以往的时候耕种之人连温饱都得不到,又怎会用心耕种。”

朱厚照又问道:“那这么说来,朝廷那些所有的作坊生意都让那些士绅插一手上来了?”

谢至的确是有这个准备的,朝廷掌握着的作坊,也就是当前看着繁荣,没有竞争之下,还未建立起的市场,最终只能变成一塌死水。

谢至回道:“是,有人参与,才能充分调动这些作坊的活力,不止如此,还要鼓励那些有银子之人自行创办作坊,任何作坊都行,只要经过朝廷专门衙门审批,还能够自己吸收银子组建,挣钱出了钱的人一块分红,朝廷从中收税便是,若是赔了的话,那所有人一块承担,朝廷该收的税,还是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