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警备(2 / 2)

谋明 淡墨青衫 0 字 2020-10-13

要说抵抗意志,其实就看有没有主心骨撑着。

若是没有主心骨,一千客兵过来就能把云梯关这里搞定。

若是有主心骨在……王三益和李国鼎等人私下计较,若是募集三四千人,以闵元启的练兵才能和各人保护自家亲人不受荼毒的心理,扛个万把客兵还是有可能的。

刘泽清又不可能把全部力量用在云梯关这偏僻之所,既没有大量的财富,又不是名城富邑,也没有战略意义,若有几千人足可保护地方,若闵元启有向上之意,以他的财富,最少也是万人起步了。

“兵贵精而不贵多……”闵元启的答复却是和王三益父子等人所想的不同,相当的简捷明了。

确实,以眼下的客兵标准,一年四十万白银足够养三万兵,不足之处就是粮食有些缺口,但也可以通过屯田和征粮等手段来解决。

若是有三万实额兵马,不吃空额,以南明的藩镇标准,闵元启资格是够了。

缺点是还差点军功资历,比如资历最差的刘泽清也是出身山东镇的正经营兵将领,在军中也熬了十几年了,起家是在登州之乱时,刘泽清攀附住了一条粗大腿,且扎扎实实立下了不小的军功,这才从军中熬资历熬了出来。

闵元启就是吃亏在资历太浅,不然的话练出万把兵,总兵一职定然到手,以南明滥封侯伯的劲头,没准侯伯爵位都能到手了。

这条路,闵元启却是没有兴趣。

和南明军阀一样烂,就算得了侯伯之位又如何?

是准备第一时间降清,还是一路南逃跑到浙江,浙江的几个总兵跨了,再往福建跑?郑芝龙降了,再往广西跑?然后再跑广东,云贵?

还是算了。

就在云梯关这里安心守着,继续自己下一步的计划比较安心……

“有三千五百人,就是两个完备的千总部,指挥体系,骑兵,都够了。”闵元启沉声道:“兵要精才管用,别的地方是二十万本色加二十万折色就能养三四万兵,我这里,这些钱粮只够养三四千兵。”

王三益点头道:“元启这是将麾下将士,全部当成家丁来养了。”

闵元启笑道:“王叔所见不差,就是这个道理。”

闵元启感觉这个时代的人和自己差的是历史的经验和总结,还有这个利器带来的先知先觉。其实在这个时代的翘楚人物,最顶尖的精英,在情报的分析和归纳之后,总结出来的结果未必比自己所知道的差上多少。

比如此时远在辽东的洪承畴,这个崇祯时代文官大吏中仅剩的精英人物,有着超出同时代绝大多数人的远见卓识,手腕能力见识都是超一流,可惜就是骨头太软,太过惜命,已经为敌所用了。

就是眼前这些普通人,闵元启的打算都不需要说太透彻,只要他们看到了,听到了,多半也能推导出相差不多的结论。

当然,与他们认知相差太远的事情,眼前这些人就没有办法了。

闵元启叫这几人来,倒并不是要商谈军务,两个千总部的构成,包括营指挥机构,闵元启都早就有了详细的规划,他叫这几人来,令有分派。

“现在设工商司,盐池和工坊的一摊子,都叫诸闻管了。外务的事,由我二叔帮着管外务司。然后军情司是梁世发管,新兵训练司由高存诚管,军需司由元金来管,军政司负责抚恤阵亡和伤残军人的安置,抚恤,由杨志晋来管。中军司是由元忠来管,还有警备司,负责守备河口塘讯和各百户,村落间的巡逻警备治安等事,这事我想交给王百户来管,王百户意下如何?”

其实要从闵元启的口袋里找个能管警备司的人也是相当容易,毕竟就是日常守备,抓抓小偷,整治闹事的游手无赖,这等事相对简单,原本闵元启是想交给闵乾德,给闵家再涮一波声望。

不过闵乾德近来难以脱身,加上在千户任上时间久,在外头的人头熟,也比百户有面子,闵元启只得将外务那一摊子交给族叔,把警备司拿出来,交给王三益。

现在诸多百户中,有几个和闵元启不对盘的要么已经请辞,要么已经在装死装病,反正他们自己也知道去职是迟早的事。

等闵元启加上指挥佥事,同知,或是直接任指挥使,拿捏这穷乡僻壤的几个小小百户,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就算闵元启派兵把那几个货给宰了,又有谁在这种时候替他们出头?

南京城里已经举城带孝,慌成一团,那些大老爷们哪有空管地方上的这几只死鱼烂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