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下一次拍摄还有一个星期,大家都要等到清明假期之后才开始恢复工作状态,因此萧风倒也是回归了平日悠闲的生活。
老妈还在上班,徐妈妈这些天都过来帮忙照顾钰儿宝宝,对此她和徐向南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总不能让不到五十岁的薛丽华和萧晋阳提前退休回家带孩子吧?
更何况,萧家大姐、二姐几个几乎每天都过来帮着带孩子,徐妈妈即便有意见,也不知道对谁发牢骚。至于萧风,徐妈妈可是看得比自家女儿还要亲呢,正应了那句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八个月的钰儿比别的小孩子长得快,小胳膊小腿的可有力气了,爬得跟小老鼠似的,稍不留神就逮不住了。有时候徐梦瑶去上班,徐向南老两口围着小家伙团团转,累得够呛,不过心里却是说不出的开心。
当初徐鸣璋、徐梦琪有孩子的时候,老两口还在工作岗位上,带孩子的机会并不多,等到退休,孩子都已经七八岁,十来岁了,根本就不愿意搭理老人。现在可好了,看着小家伙从巴掌大到现在开始满地乱爬,两位老人心里头就和喝了蜂蜜一样甜!
这回萧风带妮妮拍摄节目回来,徐妈妈索性就不让萧风下厨房干活了,说是让他好好休息,等着下次录影。惹得徐梦瑶在私底下抱怨,问萧风到底就是亲生的?
有了老人的懿旨,萧风乐得轻松,每天送妮妮到幼儿园上学之后,端着相机就开始满山乱转了,美其名曰为景区拍摄宣传照片。
其实,现在用不着萧风出手拍摄舷窗照片,活跃在银杏村的数十名摄影家以及无数摄影爱好者,每一天都会往网络上传大量的照片,看得人们眼花缭乱。再则,薛沪生这位摄影大师可是长期坐镇银杏村,并且担任了‘镜湖景区’的义务摄影师,负责官网图片的更新工作呢。
若不是因为有萧风的关系,别的景区要想让薛沪生出手拍摄照片,一年不掏个百八十万的,想都别想!
…… ……
进入四月份之后,银杏村内外的梨花、李花和樱花逐渐凋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镜湖花海就此消失,因为另外一种银杏特色花卉——高山杜鹃已经开始在绽放了。
在过去,高山杜鹃就是银杏村附近最常见的花卉,只不过它们生长的区域显得稍微凌乱,东一簇、西一丛,无法形成更好的景观。那时候的村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解决温饱、奔向小康的努力上,谈不上所谓的精神追求。
随着‘镜湖景区’的开发,村民们自然希望村子旁边的花海能够更加美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不过,让村民们进山打猎、开荒种田、下湖打渔倒是没有问题,让他们改造花海,就显得有些勉为其难了。
其实,在‘镜湖景区’对外开放的第一年,景区内的高山杜鹃仍旧呈现最自然的生长、分布状态,虽然这样显得真实,却缺少了一定的美感。
随着翟青松正式接管‘镜湖植物研究所’,在萧风充足资金的支持下,翟青松带着研究所的员工,开始了对镜湖景区范围内所有珍稀植物的管理和培育工作,其中高山杜鹃花海成为了他工作的重点之一。
高山杜鹃,作为滇西北常见的植物,在滇西北的高寒地区随处可见,其中以苍山山麓的高山杜鹃花海最为出名,毕竟点苍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经常驻足之地,并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其实,在碧罗雪山海拔两千八百米以上的区域,针叶林逐渐消失之后,取而代之的就是各种高山杜鹃组成的灌木丛林。
一般来说,高寒地区的高山杜鹃都是自然繁殖的结果,它们借助风力、雨水、动物以及其他各种方式实现了繁衍生息,不断扩大种群。在为大自然力量的作用下,几乎大部分适合高山杜鹃生长的区域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但是这种分布就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
在翟青松的带领下,植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和村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统计了镜湖景区之内高山杜鹃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序地人工栽培。
两年时间过去了,景区内的高山杜鹃花海从以前的杂乱无序、不成规模到如今的蔚为壮观,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如今,四月份之后银杏村周边的高山杜鹃花海向人们展现了绝美的风采,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和远处的雪山、天上的蓝天白云相映成辉,成为了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最喜欢的景色之一。
现在,最佳的观赏高山花卉线路就是从银杏村出发,然后沿着镜湖牧场和萧家农场之间开辟的峡谷道路向着碧罗雪山深处前进,到了玉庭峰脚之后,可以选择徒步上山,也可以搭乘高山索道直达玉庭峰顶。
这条线路两侧两百米以内都被各式各样的高山杜鹃所占据,它们大部分是土生土长,小部分是人工移栽,组成了令人目眩神摇的高山杜鹃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