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他的变化(1 / 2)

 从大唐建立至今,已经走过十七年的风雨。</p>

这是七年间能够清楚的看见人民的生活相较先前得到大幅度的提高。</p>

同样的,早前腐朽的官僚体制以及世家体制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p>

强硬的政治做派,让全天下的诸侯列国都看见了大唐的强大,也让大唐人民为自己身为一个唐人而感到骄傲。</p>

可是这毕竟是十七年的风雨。</p>

早年跟随在李世民身边征战的老将老臣已经尽数老去。</p>

李世民身边的第一谋士杜如晦,早在五年前便驾鹤仙去。</p>

曾经的第一猛将秦琼秦叔宝,因早年征战落下的病痛折磨,常年卧于病榻。</p>

更不要说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p>

这些个也早已从当初的壮年,步入半百老人的阶段。</p>

在这些人中最年轻的李世民,今年都已经三十七岁,眼瞅着就四十岁了。</p>

虽说男人在这个年龄是最好的年华,社会阅历与心智都会在一个极高的阶段。</p>

可是心智不能当体力用,光靠智慧也不能再为大唐开疆拓土,为百姓谋求安稳和平。</p>

而大唐的年轻一辈,李承乾,李崇义,长孙冲以及杜荷、程怀亮等人,才是如今大唐新的希望。</p>

可以说,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p>

大家都想看看,这些大唐的年轻一辈,究竟是个什么样。</p>

他们是会和父辈一样,为大唐开疆拓土,为百姓鞠躬尽瘁,会如古谚语中说的那般,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p>

还是会如外界说的,他们会成为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二世祖。</p>

而这次朝廷之所以在处理叛乱问题上的反应那么慢,李世民又是拖了整整三日后,才下定决心御驾亲征。</p>

其中缘由,无外乎是想看看这些年轻人的反应,以及他们的本事如何。</p>

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检查一下李承乾这个太子到底合不合格。</p>

同样的,他也是要让天下人看看,他李世民选出来的继承人合不合格。</p>

但结果已经很显然了。</p>

李承乾的表现堪称完美。</p>

尤其是他亲自镇守危城润州的消息传到外界之后,天下人还有几个不服的?</p>

纵观古今,又有几个太子能做到这个地步的?</p>

而正当军医为李承乾处理伤口时。</p>

李承乾忽而开口问道:“尉迟叔叔,现在北方的情况怎么样了?”</p>

“殿下勿忧。”</p>

“陛下已经率队亲征,如今河南道与淮南道的叛乱都已经被陛下平定。”</p>

“在扬州时,我与陛下兵分两路,陛下带领大队人马去平定扬州叛乱,而我们则是趁着这时间,调集来了战船,从而渡过长江。”</p>

望了眼李承乾,尉迟敬德笑的欣慰。</p>

他道:“这也多亏了殿下,提前为我们肃清了长江南麓的叛军,要不然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赶过来。”</p>

不得不说,李承乾当初的举措,的确很有先见之明。</p>

若是没有他让人截断长江,将叛军前军后军一分为二,平叛也不能进展的这么顺利。</p>

毕竟叛军若是控制长江,他们南方打不开局面,就会北撤,北面若是遭遇朝廷平叛就会大举过江,从而威胁到李渊的安全。</p>

但李承乾却突发奇想,让人将长江阶段,这一下就等同是完全封闭了南北两股叛军的全部逃跑路线。</p>

一些叛军直被追到了长江边上,眼巴巴的望着南方,没有丝毫办法。</p>

而听见这话,李承乾也是放下心来。</p>

他道:“听见尉迟叔叔这么说,我也总算是放心了。”</p>

“不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