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袁大头】(2 / 2)

我成为崇祯以后 鲟鱼 2609 字 2019-08-10

我将用银元和铜板替代如今流通的白银和制钱,用五成的白银加上五成的铜锡合金铸成一元的银元,合金的技术现在不成问题,而且民间的财主想要仿制或者回收熔炼银子,除了技术上的门槛难以跨越之外,绝对亏死他们。[www.69zw.com首发]。

“那个水力冲压机铸造出的银元不但精美,而且难以伪造,朕想老百姓会乐于接受的,如果不行,就强制兑换,这么一进一出,国家的财政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想法我以前有过,现在终于可以完善执行了。

崇祯皇帝说的无限美好,大臣们却不这么想,他们曾经见过那种舶来的银币金币,不但小,而且薄,用来替代银子流通,困难会很大,即便强制执行,私下里仍然是白银唱主角,就像是以前元朝发行的宝钞一样,最后的结果非常可怕。<首发>。

“皇上,这恐怕不行,不要说银元的制作问题不好解决,就是兑换也不那么容易,老百姓不会那么轻易的接受新出现的事务,他们会抵制,而商人也会寻找机会,这种事情他们最在行了。”倪元璐主管户部以来,追求的是稳妥,而崇祯皇帝的这个策略简直太危险了,很容易把大明帝国推向深渊。[www.69zw.com首发]。

“诸位爱卿,这个改革很有必要,不止对眼前有利,将来对外贸易的时候,我们用银元换来的是十足的白银,再用白银和铜来制作银元,这个收入非常客观,用商人的话说,是一半一半的利润。”我不明白这么好的事情他们怎么不赞同。

并不是倪元璐等人不赞同,而是他们都熟读经史,对蒙古人的那套宝钞制度太熟悉了,他们害怕崇祯皇帝也来这一招,敛财之后虽然能度过眼前的危机,可是以后呢?用不了多长时间,麻烦就会找来,而且比以前更加汹涌。。

孙承宗咳嗽一声,道:“倪大人说的有道理,制造和兑换的情况谁也说不准,因此还是求稳妥为好。”他说完,其他人纷纷附和,他们可不希望崇祯皇帝犯如此严重的错误。

卢象升对崇祯皇帝的突发奇想也有些害怕,但是他没有反对,而是选择了折中方案,道:“行还是不行谁也说不好,但是此举对朝廷非常有利,几乎能解决大部分的财政问题,因此我认为可以试一下,在京城地区看看效果,如果效果好,再向全国推广不迟。”

我冲卢象升点点头,道:“建斗说的不错,就这么办,此事由倪爱卿负责,等高爱卿那里的机器做出来,就强制兑换,北京地区凡是敢私藏白银者,一律没收,人也收监。”

大臣们的脸色都不大好看,虽然早就知道崇祯皇帝想干的事情没有不干的,可是如此危险的事情也太让他们的心脏受不了了。他们不希望崇祯皇帝成为元顺帝,更不希望自己成为亡国之臣。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一个月之内必须办到,高爱卿,银元的图案由朕来定,银元的大小和薄厚一会朕给你写出来。”我心中银元的雏形是袁大头(袁世凯发行的银元),我就不信,大洋的样子老百姓会不喜欢,再弄点好看的正反图案,谁会不想兑换呢!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