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追赶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2 / 2)

当然了,横竖也不过是相差一代而已。

因为中国的芯片,也能做到2-3微米了。根据芯片的定律,特征尺寸越小,能容纳的晶体管就越多,性能就越强大,储存的信息量也就越大。所以说,神州还在追赶最先进的制程。徐助华还抱怨说,试验室的花销太大了,让方既明管一管。

方既明说道:“神州设计出来的芯片,是不是赚钱了?”

徐助华就无言以答了。

是啊,单单是超市收银机和收银系统,就让神州设计出来的芯片大有用武之地,卖出了过亿的产值。更别说,还有神州的储存IC,虽然读写次数落后于主流存储IC,但胜在价格便宜啊,这不,512MB的存储,主流的供应链价格是30美刀,而神州的只需要15美刀,价格下降了一半!

这样的价格,瞬间占据了不少市场。要知道,主流供应链还是把价格下调的了,原先的价格直接是50美刀!单单是储存IC,都要花费软妹币500块钱了,这MP3什么的,怎么能便宜?所以说,等神州让湾湾MK代工生产的储存IC出来之后,连神州MP3都降价成了一千块钱左右的“平民产品”,可见供应链的进步对电子产品的影响有多大。

单单是储存IC,都让神州获利好几亿了。

没办法,国产手机都找神州来订货储存IC。有了这些客户在,再加上芯片设计的优势,神州试验室已经产出不少了。

徐助华这么说,不外乎是想方既明继续加大投入罢了,因为这就是引起方既明的关注啊!

方既明洞隐烛微,早就看穿了徐助华的小心思。

“我们的电脑、手机芯片,什么时候能做出来?”

方既明是这么直接问徐助华的。

徐助华回应道:“方董,这芯片设计都失败好几次了,流片一次就是几百万,烧钱啊!我看,还不如做MP3等的多媒体解决方案,这样能保证有盈利。”

方既明的决策是:“多媒体解决方案要做,但芯片设计不能落下。国内没有先进芯片,我们一定要做到最先进的一个。”他太清楚了,没有自己的芯片生产能力,中国在未来将会举步维艰。

被人卡脖子是最难受的。

方既明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这种切肤之痛让他时刻警醒着,一定要追赶最先进的芯片设计、生产等等的技术。

徐助华不能理解,虽然现在芯片能赚钱,但也只是盈亏平衡罢了。不仅神州在做,汉风也在做啊,这种重复研究,真的值得吗?但方既明是董事长,他的决策是无法置疑的,只能坚决执行。

好在,神州一切都欣欣向荣。

徐助华不知道的是,汉风也开始进入半导体最上游的领域了——芯片设计。

汉风的野心,一点都不比方既明小。他们要做的,也是瞄准手机行业去的。

甚至可以说,在没有方既明这种洞察先机的“外挂”前提下,宋正坤的决策无比英明。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相信,刚刚站稳脚跟的汉风,居然能每年投入十个亿,去研发芯片。当然了,这些芯片包括通讯设备要用的芯片,还有就是移动通讯设备的芯片,包括手机的射频芯片、处理芯片等等。当然了,现如今的供应链,还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手机芯片用的还是鹰酱德州仪器、高通的解决方案。

看似国产的手机,实则全都是国外供应链,何其讽刺。

但没办法,半导体的东西,你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根本无法打肿脸充胖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