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知识产权(2 / 2)

现如今,方既明就“现身说法”,把这种感觉放在了歌曲里面。可惜的是,市场的滞后性,还是无法让那些主流音乐人醒悟过来。或许,正是要像上辈子那样,出一个周杰伦才能稍稍搅动一番中国乐坛这潭死水。不过,也只是搅动罢了,因为乐坛无法靠一个人撑起来,哪怕是很多创作歌手努力,也没办法。

看看中国乐坛走过的路子就知道了,一些创作歌手好不容易扩充了中国乐坛的“歌路”,结果呢,很快又被拉回到了情歌主流的路子。要么,就是全盘向韩流、日流看齐,搞团体出唱跳……拜托,人家就算是团体,也是有脍炙人口的歌曲的。学也没学到个精髓,真的是够够了。

想想上辈子打开某播放器,上面的排行榜都是一些“不知所谓”的歌,方既明就觉得够糟心了。怪不得很多人说,还是以前的歌好听,现在的歌“不堪入耳”。除了先入为主之外,还真的就是欧美日韩那种西式唱跳,不符合大众审美。要真的火,就不会出不了圈了。

主流音乐圈还在沉默,主要是方既明这个人不简单。

除了同为京圈的张静之外,没多少人愿意站队的。

就在这个风波里,方既明的新专辑卖得更火了,嗯,盗版也随之而来了。

这不,杨诚钧给方既明打电话诉苦了:“方董,我们尽力了,现在只出货了48万张。盗版起来了,我让员工去做市场调查,发现盗版的只卖7块钱,我们根本竞争不过啊!”

方既明早有预料,磁带音乐的年代,盗版是最疯狂的时候。

能卖半个月左右,已经是烧高香了。

“不错了,起码还能出货48万张。”方既明觉得这个成绩已经非常好。虽然比不上乔子安,第一个月就卖出了60万张专辑,一年下来近百万张。但是,对于方既明来说,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

“我们还在出货,有歌迷还是追求质量的。”杨诚钧说道,“但出货量断崖式的下跌,恐怕第一个月无法完成60万张的期望了。”杨诚钧还是有点惋惜的,“我看,是不是找一下有关部门,联合起来搞一次打击盗版的行动?”

方既明奇道:“杨董有这门路?”

杨诚钧振振有词地说道:“我要是有这门道,海福唱片至于现在这个样子?!”

方既明毫不留情地打击道:“说得也是!”

杨诚钧:“……”

方既明喃喃自语地说道:“这事得好好策划策划。”

“怎么策划呢?”杨诚钧不怎么理解。

方既明苦笑着说道:“这不是在想嘛!”突然,他灵机一动说道,“对了,国家不是下个月要加入WTO吗?这是一个好话题,可以大肆操作起来。这样,你找几个枪手,写大同小异的文章,就说盗版问题不符合中国加入WTO后的国家形象之类的,反正怎么严重怎么来,往知识产权上面扯就对了。”

方既明知道,知识产权问题在WTO中占有十分重要的重要地位,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一起构成WTO的三大支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