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后发制人?(2 / 2)

当然了,这都要怪阿里的控制浴。</p>

被腾讯收购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毕竟自由的,腾讯不会安排人去管理,还给你提供流量支持,最明显的就是拼夕夕了,可以说拼夕夕崛起离不开腾讯马的支持的,最后这些公司都纷纷上市了,而阿里马收购的公司最后基本上都是被融入到阿里的生态圈里面了,比如雅虎中国变成了被转至淘宝做搜索,曾经有2亿用户的天天动听停止了音乐播放功能,最后还将它更名为阿里星球,阿里投资高潮中鲜少有成功的案例。被阿里收购的企业必须要服从阿里的管理,这就是和腾讯最大的区别。</p>

于是,被人包养的企业,还那么努力干嘛,都不是创始人的公司了,混日子呗,混一天是一天。</p>

而被腾讯战略投资的企业,有了流量之后,创始人则雄心百倍,继续勇猛精进,直到功成名就。</p>

这中间差的,就是人性。</p>

投资一个企业,其实更重要的是投资人。</p>

阿里马堪不破这里的道理,他想打造一个所谓的阿里生态圈,结果并不好。</p>

腾讯不一样,腾讯就是冲着投资企业创始人去的,后来腾讯的生态圈反而更好了。电商行业腾讯没做成,但腾讯投资了拼夕夕、京东,直接爆了阿里马的菊花。网文行业大家都清楚,腾讯入主某点,立即成为行业老大。影视方面,腾讯也能收购新丽影视而三分天下。动漫方面,更是腾讯未来的主产业。娱乐文化方面,腾讯早已打造成一个闭环生产的圈子,生态不知道多好。</p>

更别说,外卖方面腾讯投资了美团。出行方面,腾讯投资了DD……这些重要的领域,腾讯都不落人后,甚至扶持到能跟腾讯一较高下的地步。</p>

这样的布局,阿里马确实稍逊一筹。</p>

其实中间是有道理的,一个公司跟人一样,不可能精力有这么多,主营业务有那么多,绝对会分散公司的专注力。偏生,阿里马笃信要打造阿里生态圈,收购企业后都要插一手管理、运作。而外行领导内行的结果,往往就是失败告终……</p>

方既明就不一样了,他创立公司,其实更像是在投资未来。除了战略决策、财务、监督之外,方既明完全放手,让那些高管集思广益去,打造属于他们的企业。</p>

哪怕是支付通,方既明都没有敛财的想法,现在他都可以随时挪用那几亿,用作他用的。但方既明不想这么做,因为他再缺钱,也不能坑了用户。就算挪用,方既明也不会超过30%这条红线。</p>

“我隐隐感觉,李修勤跟阿里马是同一类人……”</p>

方既明突然笑了,阿里马好对付吗?不好对付。</p>

但难对付吗?</p>

也不难对付。</p>

大家就耗着呗,这是一条漫长的赛道,有人陪跑也是不错的。</p>

宝马、奔驰、奥迪都能互相竞争,互相促进,中国那么大的市场,完全容得下淘宝和叮叮网。</p>

“希望李修勤你再厉害点,别让我失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