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利益挂钩(2 / 2)

在很久之前,渠道为王就成了这类型公司的信仰。特别是在渠道方面获得巨利的方大,更是如此,它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优势,然后对问题进行改革的。别的不说,一家号称“高科技”的公司,研发人员连它的代工工厂都比不上,这怎么可能转型呢?</p>

一旦转型,利润肯定是不够用的。</p>

所以,方大集团的负债会突破上限,甚至有破产的可能。</p>

一种是慢性死亡,一种是猝死,你觉得方大集团会倾向哪一种?</p>

肯定是第一种啊,多活一天是一天。</p>

再说了,现在方大集团可不觉得自己是在慢性死亡,它还野心勃勃,想要做世界第一的个人电脑设备商呢!</p>

方既明想着,如果他现在来执掌方大集团,他会怎么办?</p>

首先,他会在保持渠道的情况下,立即削减高层的工资,所有员工都要辞职后竞聘上岗。</p>

没错,就是上辈子华为改革的那一套,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那些没能力的员工给清理出去。毕竟末位淘汰制似乎很不近人情,但对企业是真的好。只有抛掉包袱,才能更加好的继续前进。</p>

第二,方既明会砍掉一些没盈利的项目,哪怕因此损失一些渠道收益。</p>

在一个公司里面,如果有一些特殊订单,那么这些订单背后一定是有利益链条的。而公司,绝对是失多于得的那一方。比如说,方大集团要求做到什么什么条件,某某单位才会买它家的电脑,用来办公。</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短期内,看似有钱赚。实际上,这给出了太多利益了。毕竟这种打秋风,不会是一次性的。</p>

第三,方既明会利用省下来的钱,加大科技研发。</p>

这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领导魄力的体现。</p>

没有科研,什么高科技公司能长久?那是扯淡。</p>

但方既明不觉得陈大磊有这个魄力。</p>

单单是清掉公司内部的寄生虫,他都束手束脚了。他的那些渠道,很多利益挂钩的时候就是要安排某某领导的亲戚熟人进公司的,甚至还有担任某些职位才行。你瞧瞧,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陈大磊敢于改革吗?</p>

他绝对不敢!</p>

当然了,这样的一个公司,居然还能撑到现在,还能发展得不错,哪怕是畸形了点,也还能勉强生存,方既明是很佩服的。最起码,人家能活下去了。</p>

这也表明了一个情况,就是中国的消费实力确实有,而且还很大。</p>

单单是单位的采购,都足以养活一家组装公司,确实出乎意料。当然了,也就一家而已,多一家都不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