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召降原州(1 / 2)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0 字 2021-12-30

 说起来,其实就是交通的问题。

大江以南号称十万大山区,自古交通艰难,封闭闭塞,民族又多。

其实这些民族大多同宗同源,只是以部落的形式生存,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习俗文化,互不往来。

他们其实还处于原始状态的部落半奴隶制度里,生产资料相当落后,所以有着强烈的领地意识和攻击性。也就是未开化。

蛮夷这个词汇也未必就是贬义,其实就是个事实的陈述。

当年这里曾经被叫做百越之地,原因就是部落多得数不清,有名有姓的小国就有上百个。

气势汹汹,不堪一击,但是你又打不服,除非灭族。就是梗着脖子和你干,现代叫滚刀肉的就是。其实就是无知无畏。

圆滑中透着股子倔犟。(事实上,现代的西南人民脾性中也有这种特性存在,嘿嘿。)

……

王如意三人带着部队,顺着萧关故道南下,颇有点当汉武皇帝西巡的架式。

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四关之内,即为关中。也就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所在。

自汉代起,这里就是西域要道,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763年,吐蕃东进,这里的交通基本上就被阻断了,现出一派荒凉。

大唐的部队二十多年以来还是首次通行在这条古道当中。

吐蕃在古道的驻军有两部,一城一寨,在原州城和阴盘县,用来针对泾州和华亭两个方向。

大唐在华亭县还有一支部队,义宁军。义宁军镇守华亭县,东依泾州城,南靠陇关,和吐蕃军对峙了十三年。

这也是一支穷军,自己开荒屯田,愣是在姜老山下搞出来一个军屯,也就是后来的永信城。

泾州城和萧关故道有两条通道相连,它正好卡在三岔口上,成为防御吐蕃的重镇之一,但这里面也不能小看义宁军的作用。

数年以后,骆元光驻守良原,与义宁军相互呼应,收复阴盘,取良原阴盘两县的中点筑祟信城。

也就是今天的祟信县。骆元光死后就在祟信安葬,位于崇信县锦屏镇梁坡村西北,至今完好。

就在萧关故道与泾州城之间这三条山沟里,吐蕃和大唐反反复复的争夺,打了一百多年,一直持续到了五代十国。

这会儿有两个原州,两个平凉县,一个是吐蕃占领的原址,一个是大唐侨置的,在灵台县百里城(百里镇)。

“大相,我家司令命你召降原州诸部吐蕃军将,以免死伤。”

大军行进了七天多,过萧关走古道,来到原州城下。

王如意并没有虐待结赞那囊和悉颊藏,给他们安排了牛车……唐代自太宗起贵人不乘牛车,牛车是妇人和贫困户的座驾。

其实这算是一种污辱。

不过这冰雪号天的,坐车总比骑马强,那么多吐军都是腿着呢,所以哥俩虽然心中怨愤,但也没敢抗议说不坐。

有吃有喝有车坐,慢慢悠悠的在群山古道里往南晃,可两个人的心情那是哇凉哇凉的。以前也不是没走过这里,但那会儿是多意气风发?

今日行进的队伍不当不午的停了下来,正在纳闷,就有牙兵过来传达命令。

原来是到了原州城,王如意让尚结赞去前面劝降。

尚结赞心中一喜,然后又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