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 不存在的大舰队(2 / 2)

光绪中华 妖熊 0 字 2021-09-22

用来打败自己率领的先遣舰队是够了。波尔将军放下望远镜,命令将敌人的资料汇总电传给后方的接应舰队。刚刚下了这个命令,他立刻就有些后悔了,但是作为一个最高指挥官,立即否定自己刚刚做出的命令显然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波尔犹豫了一下,嘴唇一动,但还是没有说话。</p>

他的眉头紧锁,由于己方的战巡编队需要偶尔慢下航速去吊住敌人的追踪舰队,所以他偶尔还是能感觉到危险的信号,敌军冲在最前面的两艘战巡不断的用前主炮与己方的尾炮交战,但是谁也打不中谁。</p>

看了一阵他就觉得有些疲倦,做回到椅子里,他用双手按住两侧的额头,闭起眼睛来想着刚刚冒出来的念头。作为公海舰队的副司令,他当然也不是什么蠢材,他知道英国人这样持续的追下去显然并不是因为气愤难消的缘故,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的话,他也不会愚蠢到去用全部地力量去追击一个始终追不上的敌人。但现在英国人正在这么做着。</p>

他们是否有着什么阴谋?将计就计?但是他们怎么知道己方的接应和预定战场地所在?他们怎么知道自己这一支舰队并非是作战行动的全部主力?</p>

如果对方完全不知情的话,那么他们应该很早就放弃了。如果要想一口气吃掉这支先遣舰队的话。他们的实力也有着明显的缺陷,他们也应当知道己方已经顺利的驶上逃跑地道路。</p>

而另一种可能就是对方知晓公海舰队这一次行动绝非眼前看到的这么简单。所以他们正在安排着另一场阴谋去对付己方已经安排好地战局。那么,英国人打算怎么样呢?</p>

想到这里。他睁开眼睛,命令再给主力舰队发去电文,要求他们扩大预定战场北方特别是西北方的警戒范围,并安排更多的哨舰,他有理由怀疑英国人的另一支主力已经在另一条航道上向一个合适地海域进发着,一旦战场态势展开,也许英国人会突然多出一支生力军来。</p>

下午两点零九分。按照现在双方的航速离预定作战海域还有五个多小时航程,整个作战计划到目前为止。仍然被忠实的执行着,时间上的变化也完全符合两个司令官阁下事前的计算,等到波尔地舰队行驶到预定海域的东端后,主力舰队将视放入的猎物的多少而决定出击的时间和强度。</p>

但英格诺尔上将在接到波尔的怀疑英国人另有主力舰队的判断后。他心下开始犹豫了,如果事实真像波尔判断的那样地话,那么他就有必要从基地调集更多的舰只来充实主力舰队,或者单独承担支援舰队的责任,但是那样又要冒双重的危险,一是如果英军趁势以主力攻击威廉港的话。公海舰队即便在此歼灭来犯的英军这一支舰队,也会颜面尽失。而且在士气此消彼长的作用下,在经历了一场海上鏖兵之后的公海舰队还有没有能力去与那一只士气高昂的皇家海军主力舰队作战呢?</p>

另外还有一层考虑就是人选问题,无论从哪方面,军阶还是才能来说,舍尔上将都必然应该成为现在的第三分舰队的当然指挥官,在撇下他制定了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后,舍尔的合作度也是个问题。而且,要怎么开口呢?</p>

英格诺尔将军也不由的后悔起来,在按照波尔的建议扩大北方警戒区下达命令后,他也用了一些时间去思考。如果要动用基地的剩余舰队的话,那么必须算上舍尔的舰队抵达交战海域的时间,七八十公里的距离,以全速增援而至的话,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而交战时间初步计划应该是在晚上七点半左右,冬天的夜晚来的早,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更是如此,原本计划的好好的,北海的夜幕将会让主力舰队隐藏的很好,而在驶抵之前,波尔的舰队也将使用一切小伎俩来引鱼上钩。</p>

考虑了近半个小时,他还是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于是他又增发了一道命令,冒险下令从本舰和其他两艘战列舰上起飞三条飞艇,前往哨舰海域,以增强北方海域的侦察力量。</p>

如果在下午四点之前飞艇仍然没有发现海面上有大规模舰队集群的话,那么他将不修改原先的作战计划。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向基地司令部发了一个命令,命令舍尔率领港内其余作战舰只随时待命,并在德荷之间的格罗宁根附近海域巡航待命。他无从推测舍尔现在的心情,但是他相信作为一名帝**人,舍尔应该会不折不扣的执行自己的命令的。</p>

目前威廉港内剩余的主力作战舰只还有战列舰王储号,图灵根号,奥斯特弗里斯兰号,赫尔戈兰号,波森号五艘,以及两个轻巡洋舰中队,四个驱逐舰舰队,以及十来艘在港潜艇。</p>

由于理念的差别,德国人对于英国的战列巡洋舰的概念并不那么热衷,所以他们并没有造出太多的战巡,所以在港的舍尔分舰队严格来说,也只能担任预备队的角色了。</p>

舍尔回复的电报来的格外的迟,大约在四点左右时,舍尔回复电报表示他认同波尔上将的判断,认为在北海方向一定有一支英国人的主力舰队打算在稍晚时候加入预期中的西弗里西亚群岛海战,他认为这支舰队的实力应当不会超过英格诺尔上将手中的主力舰队的实力,所以考虑到双方实力的对比,他建议英格诺尔上将稍稍修改现在的计划,做好同时打两场海战的准备。</p>

接下来他并没有详细说明,也许是在等待着英格诺尔上将同意后再做阐述,又或者是在对英格诺尔早前不友好的举动的抗议,他故意不把所有的想法全部都说出来,而是看看这位司令官阁下是否能够理解他所说的修改的意思。</p>

在这个时候,英格诺尔上将并没有等到他期待的飞艇的回报,于是他认为这支所谓的英国主力舰队其实是个不存在的东西,英国人派到北海来的全部船只,也就是波尔带回来的那些了。吃掉这样规模的一支力量,难道也要靠舍尔将军您出马么?</p>

这将是一个大场面,史无前例的大场面,每一个参战的官兵都有理由为之自豪。而这个机会,英格诺尔上将决定把它亲自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上。</p>

出于礼貌,他还是回电给舍尔表示感谢,并通报了飞艇的最新侦察报告,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北方海域应当不存在一支英国主力舰队。而舍尔原定的任务仍然照旧,充当预备队的角色。</p>

他甚至可以想象舍尔上将在看到电文后是怎样的一种表情,一定是愤怒却又无话可说吧。</p>

出乎他意料的是,舍尔那边的电报在十五分钟之后发送了过来,是一份长长的电文,舍尔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愤怒,而是在电文开始就充分表明了对侦查结果的怀疑,如果没有一支主力舰队的话,那么你们现在所知道的这支舰队一定是一个白痴在指挥。我方已经明确的表现出了有准备的状态,但敌方视而不见,那就证明他们一定有对付这种准备的方法。趁着现在时间还来得及,请司令官阁下详尽的看一看接下来的文字。</p>

舍尔的建议是立即取消原定作战计划,英格诺尔舰队与己方的预备舰队混编,而波尔舰队则加速摆脱追赶,三方会合后,向北方海域寻找英军主力决战。最后舍尔承认了他刚才的判断有些轻率,他原先认为英国的主力舰队实力有可能弱于英格诺尔舰队,但是从这几个小时的变化和自己再三的思考之后,他认为那就是英国本土舰队的主力。抓住这个机会,与英国人在靠近己方家门口的地方主力对决,抓住机会,以变化算变化,有心算无心,这正是改变目前海上态势的最好时机!趁着英国人仍然以为我们没有做出变化的时刻!</p>

英格诺尔上将不得不承认如果北方真的有那么一支英国主力舰队的话,舍尔的建议足以打动任何一个海军指挥官的心,毕其功于一役,这是多么大的诱惑!而目前也正是与英国主力舰队决战的最好时机。</p>

但是稍稍想了想之后,英格诺尔还是否决了这个判断。英国人没有理由在这个他们实力最薄弱的时候来派出主力舰队到北海寻机决战,如果他们想决战,等上一两个月,他们的实力将占据不小的优势。这太没有道理了。</p>

另一个支持他的决定的就是飞艇直到4点42分,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敌踪。</p>

即便有这样一支主力舰队,那也先吃掉目前的那六十条大小鱼虾再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