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初战曹军(2 / 2)

全球三国 比萨饼 6191 字 2019-09-28

当的一声激响,李典竟被许褚一刀,把他连人带马劈退三步!

许褚见对方力气不如自己,心中大喜:“看你还不死?!”策马冲去。

李典刚刚回气,想不到对方这么快就冲来,勉强架住许褚当头一刀,又退了一步,许褚得势不饶人,一刀刀劈下,纯是一力降十会,他的马又快,不等李典回过气来就上前给他一刀,一刀接一刀,李典步步后退,拼了十几下,李典实在招架不住,往本阵逃跑,亦奇见李典败阵,即与华英雄各引一万骑去冲曹军,两军混战一场,曹军失机,丢了几千具尸体,后退十里才扎住阵脚!

却说曹仁输了一阵,方信李典之言;因复请典商议,言道:“元军极为精锐,为之奈何?”李典曰:“吾虽在此,甚忧樊城。”曹仁曰:“今晚去劫寨。如得胜,再作计议;如不胜,便退军回樊城。”李典曰:“不可。李亦奇必有准备。”仁曰:“若如此多疑,何以用兵!”遂不听李典之言。令吕旷、吕翔引两千军马为前队,自为中军,使李典为后应,当夜二更劫寨。

至二更,曹仁兵将近寨,只见寨中四围火起,烧着寨栅。曹仁知有准备,急令退军。左右冲出亦奇和许褚截杀,仁不及收兵回寨,急望北河而走。将到河边,才欲寻船渡河,岸上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乃华英雄也。曹仁死战,李典保护曹仁下船渡河。曹军大半淹死水中。曹仁渡过河面,上岸奔至樊城,令人叫门。只见城上一声鼓响,一将引军而出,大喝曰:“吾已取樊城多时矣!”众惊视之,乃文聘也。仁大惊,拨马便走。文聘追杀过来。曹仁又折了好些军马,星夜投许昌而回。

不说曹仁败回许昌。且说亦奇大获全胜,引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迎。亦奇安民已定。那刘泌乃长沙人,亦汉室宗亲,遂请亦奇到家,设宴相待。只见一人侍立于侧。亦奇视其人器宇轩昂,因问泌曰:“此何人?”泌曰:“此吾之甥寇封,本罗侯寇氏之子也;因父母双亡,故依于此。”

亦奇甚喜封,于是道:“吾江东正需要这等人才也!何不让其出仕江东!”刘沁不敢不从,知道这扬州牧李亦奇,有三好:好女色;好力聘人才;好迁移百姓。只好允了,令寇封来拜亦奇,亦奇使之为校尉,曰日后立功再行封赏,寇封谢了。

见得了人才,亦奇更喜,遂对刘沁道:“这里不久会有大战,生灵必遭劫难,吾想尽迁此地百姓过长江南岸,如何?”

见刘沁有不豫之色,亦奇作色道:“吾只为尔等好,为何汝不听好话!”即命人逐家迁移百姓,顿时哭声满城,敢不从者就捆了上车,敢反抗者立杀当场,这事已经做得纯熟无比,其手下专有拆迁军,做惯此事,几日就把樊城迁得一干二净,共得二千余户,都往江夏去了,亦奇引军回新野。

却说曹操罢三公之职,自以丞相兼之。以毛玠为东曹掾,崔琰为西曹掾,司马懿为文学掾。懿字仲达,河内温人也。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主簿司马朗之弟也。自是文官大备,乃聚武将商议南征。夏侯惇进曰:“近闻李亦奇在新野,可早图之。若得之,此战不用打矣!”操即命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为副将,领兵十万,直抵博望城,以窥新野。

荀彧谏曰:“李亦奇骁勇,更兼贾诩为军师,不可轻敌。”惇曰:“李亦奇小儿也,吾必擒之。”

遂不听劝,惇奋然辞曹操,引军登程。

亦奇居新野,忽报曹操差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来了。亦奇遂集诸将道:“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许褚可引五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华英雄可引五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蔡中、蔡和、寇封可引一千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文聘可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吾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众将见亦奇分派有度,尽皆悦服,领令去了,亦奇又着贾诩守城,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却说夏侯惇与于禁等引兵至博望,分一半精兵作前队,其余尽护粮车而行。时当秋月,商飙徐起。人马趱行之间,望见前面尘头忽起。惇便将人马摆开,问向导官曰:“此向是何处?”答曰:“前面便是博望城,后面是罗川口。”惇令于禁、李典押住阵脚,亲自出马阵前。遥望军马来到,遂自纵马向前。文聘出马,大呼道:“夏侯将军不在许昌纳福,跑到亲戚家里作甚!”

夏侯惇大笑道:“欲请你家主公回荆州纳福!”跃马挺枪直取文聘,两下交手,兵器相交,文聘一刀斩下,当的一响,被反弹而回,吃了一惊:“这厮的功夫好古怪!”斗不了几合,只觉得束手缚脚,又得将令,只许败不可胜,就乘势败退。夏侯惇从后追赶。文聘约走十余里,回马又战。不数合又走。韩浩拍马向前谏曰:“文聘诱敌,恐有埋伏。”惇曰:“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遂不听浩言,直赶至博望坡。一声炮响,李亦奇自引军冲将过来,接应交战。

只见李亦奇一身轻甲,手上只带了把剑,别无长兵嚣,见了夏侯惇,只虚劈一剑,就往回跑,手下军士拖旗弃甲也跟着跑。曹军见了,哄堂大笑,夏侯惇呵呵大笑道:“侄女婿不必惊慌,吾决不害你!”着大军紧追,务必生擒!

于禁、李典赶到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来,便问何故。禁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夏侯惇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言未已,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文聘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

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华英雄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许褚。

夏侯兰、韩浩见了许褚,心中胆怯,合击许褚,这许褚何许人也!刀发如风,出招如电,只战了几合,夏侯兰就被许褚一刀劈了下马,韩浩夺路走脱。元军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亦奇收军回新野,一边犒赏将士,一边着探子时刻注意许都动静。

却说夏侯惇败回许昌,自缚见曹操,伏地请死。操释之。惇曰:“惇遭李核心诡计,用火攻破我军。”操曰:“汝自幼用兵,岂不知狭处须防火攻?”惇曰:“李典、于禁曾言及此,悔之不及!”操乃赏二人。惇曰:“李核心如此猖狂,真腹心之患也,不可不急除。”操曰:“吾所虑者,李亦奇、刘备耳;余皆不足介意,今当乘此时扫平江南。”便传令起大兵五十万,令曹仁、曹洪为第一队,徐晃、张郃为第二队。夏侯渊、夏侯惇为第三队,于禁、李典为第四队,操自领诸将为第五队:每队各引兵十万。又令典韦为折冲将军,引兵三万为先锋。选定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出师。

另一方面,益州刘备见了江东来使伊籍,得知消息,不由大喜。遂召众商议道:“吾虽得西川,然吾心思东川日久,只虑曹操助张鲁,现曹操大军下江南,江东李核心又着人去说凉州马腾攻取关中,吾可乘机取东川矣!”众人称善

周瑜(他誓把革命进行到底,坚决反李!于是投靠了刘备!)道:“张鲁懦弱,主公当一鼓而下之!而曹操与李核心于荆州大战,孰胜孰败,都大伤元气,吾军可于中取事!”

诸葛亮道:“公瑾其言甚是!乘曹李两家大战,我军若有机会就取了荆州,荆州之富甲于天下,再乘机取了江东,则大事成矣!”

刘备的眼中也射出贪婪的目光,想起江东的财货和美女!不由意动,遂发令征召十五万壮丁入伍,益州共有常备军五十万,自引二十五万去攻张鲁,带了张飞、赵云、诸葛亮、张任、李严、杨怀、高沛、冷苞、邓贤、吴兰、陈式、张著、高定、高翔一众将领扑向汉中!

再以关羽为帅,周瑜为军师,黄权为参赞,带了周仓、关平、孟达、雷铜、张翼、廖化、冯习、伊彤、朱褒等,领军十五万,屯于巴东,以观荆州成败。

留法正、张松、严颜等领军十万守城。

而凉州韩遂、马腾、马超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庞德、马岱、马铁等,起兵二十万去攻关中!

一时之间,神州大地,处处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