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定鼎贵霜(2 / 2)

全球三国 比萨饼 6445 字 2019-09-28

……

战斗结束了.方圆百里的食腐鸟铺天盖地地落在战场上.急不可待:享受它们的大宴。

它们丝毫不避活人,就那么在死人堆上开始吃起来。

彼此彼此,饥肠辘辘的帝也从自己的包包里拿出牛肉干或者羊肉干就那么蹲在死人堆上大嚼起来。

满目疮痍地战场上,帝正在打扫战场,四处翻动尸体,将自己的战友给弄出来。生的死的统统要,再给一些看上去可疑的贵霜人尸体补上一刀,以策万全,士兵们走来走去,不时响起几声惨叫。

此战,将令是“不留活口”,坚决执行!

天黑得早,当晚的月亮上岗也快。凄清的月光下,鬼影幢幢,帝的士兵们。虽然他们都累得象条死狗,还在拼命检查战场。许多人身穿着血浆脑汁痂得硬实的军装,讨厌的苍蝇居然上夜班!嗡嗡地围着他们打转。

他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只要还有一个受伤地战友在生,尽快把他找出来,送向后方。这条命令一下达,立即被士兵们不折不扣的执行了。

同时,也为了避免瘟疫,匆忙掘出大坑,将贵霜人死尸扔进去,这是个苦活。然而人们没有怨言,因为是军官带头干地。而政治军官,在经过普通官兵们一轮检点后,举着火把,再一次仔细检查尸体,军一级的政委都忙着。得到他们地认可后,士兵们才能将尸体扔进万人坑。

在一处选出来的高坡,帝国战死的官兵都是马席裹尸,然后虔诚地放在沙砾里刨出来的浅坑中。一根根简朴的桩子标出位置,方向都是向着帝国的方向。三块军人身份识别牌,一块和它们生前的主人在一起,一块拴在桩上,还有最后一块带走准备寄回国内,由帝国地方官员和警备区长官亲自送到他们的家中(按帝国习俗,往往都供在庙中)。

后方战地医院处,到处是牛油大烛,亮堂堂一片,周围还点燃着明亮地火油增加亮度(质量不过关,烟大味臭仅用于助亮),那是忙得热火朝天,

战场在我手中,我军占据优势,伤员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护和迅速后送,本朝皇帝对于战地救治极为重视,除了军医,每当大战来临,总是征召帝国所有最好地外科医生随军,更不用说充足无比的药物,伴随而来的是帝战死率的直线下降。

初步的战报已经出来,我军战死三万人,整整七万人受伤,其中三万伤势严重,伤者如此之多,以致于受过战场救护训练的普通士兵也被叫来给大夫打下手帮忙。

战地医院的帐篷满满都是担架,就连过道也拥护不堪,用来驱臭防腐和赶蚊蝇的香料大量焚烧,夹杂上刺鼻的血腥气,那里的空气简直让人窒息,一名被砍得动弹不得、头脑却很清醒的士兵喘着气道:“赶快带走我,老子没死在战场上,却要被憋死在这里。”于是一阵拢乱,人们把他的担架抬到上风处。

忙上添乱的是一些受了不轻不重伤也被拉来的官兵与医生/护士争吵:“我们没什么事,让我们回去,我们要尽快归队,准备下面的战斗。”医生不耐烦地道:“必须看一看,要不然感染了,麻烦更大!”军佬们与医生争吵起来,值星官不得不把宪兵派进医院里维持秩序!

一名乱窜的军报记者,正在找“料”,被一个举着针筒的护士mm赶出了帐篷,旋被另一处帐篷的一个护士抓着衣服扯进来,硬塞给他一枝火把道:“哪,老老实实拿着,我们要动手术!”

除了周围的火把大烛,帐蓬里还有两名各举两枝火把照明,记者既是帮照明,空出的另一只手可以用来递东西。

记者一看,微吃了一惊,主治大夫居然是个肩扛二星(少将)的高级女军官,更厉害的是她的代表军种性质的肩标为五爪青龙,表示她是御医(并不是说她能够用五爪龙标志,而是在封建社会下,她是直属皇家的“财产”)。在火光的照耀下,她正在给一名坠马后被踩得血肉模糊的士兵动手术,那人已经不堪了,需要截肢。

光照下,女军医面不改色,使用手术刀,轻松得和屠夫切猪肉斩骨没什么两样,却将两名从死人堆中出来的士兵和见多识广的记者看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那个女军医水平高明,专做大手术,每半小时就做一个截肢手术,然后记者和军士们合力将伤员抬出去,将新的伤员抬进来,随手还得把一桶一桶的残肢断臂给弄出去。记者不敢有意见,唯有自叹倒霉,打完仗伤员最大,是部队的老规矩了。

无论多重的手术,伤员都是很安静,没有以前动手术时要一大帮人来帮忙按手按脚,伤员痛得鬼哭狼嚎的事儿。

他们都被注射了“天药”,那是人间最好的麻醉剂,实际上就是罂粟中萃取物,镇定功效最为神奇不过。

罂粟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小亚细亚、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它地功效大规模利用是从皇帝开始。本来皇帝想用它去害西方人、东洋人什么的,但想来想去,还是克制住将鸦片、香烟这一大一小魔头放出来的诱人念头,仅仅在海南岛的秘密农场里种植罂粟用做方便手术麻醉之用。

……

死伤很大,战场形势复杂,搞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忙完,贾诩无法乘胜进军,只得派出轻骑。往富楼沙城中射无箭头的箭,上有汉字/多种贵霜字写的招降文书,还有木版刻印!用上土喇叭齐声呼喊:“陛下有诏,只要投降,赦免全部贵霜人!”“热烈欢迎贵霜军民投降,带队来投降的军官有重赏!献城的官员官升三级!”“绝不无故伤害一个贵霜人!”“用我们华族多年地信誉担保”………

还真的拿出了圣旨。明黄色的高级绸布,金龙腾飞的刺绣背景,一看就知道高级货,不会有假。

贾诩确实出于“真心”接受贵霜人的投降,满脸谦和有如初进学的小学生,与先前地杀气腾腾判若两人,转换角色之快,让人齐声道:“这才是贾奸人!”

征服他国,难道靠的是“仁义”?nonono!打出军威后,才能饰上“仁义”这块遮丑布。

整个贵霜京城一日三惊。当战败的消息传到城中,百姓恐惧万分。更是陷入了空前的悲痛中:“三十五万军队,有二十五万惨遭屠戮。帝不留活口,据说帝是喝人血,吃人肉。”

也是在战后的当晚,逃回富楼沙的国王波哥大即时部署逃亡,在血淋淋的教训前,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父亲的谋略深远:“正面抗击帝必败,唯有游击战才是取胜之道。”

大难临头各自飞,开过会议。即时打包准备,到第二天早晨。还没有等他的部队正式开拨,贵霜各大豪门权贵的车队马队和有能力逃跑地人群,他们的眷属、箱笼、行李、财产,已经抢先开路,涌向往北边去地大道上,拥拥挤挤,慢慢推移。

待部队护送着王室的人员物资上路时,与先走地人渐渐混合,形成一片人潮,遍地是人、到处是车辆和牲口,队伍混乱,军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人心惶惶,惊恐不安,忽地传出谣言:“帝打来了!”顿时人群大乱,发生撕心裂肺的绝叫、撕打、推搡、叫骂,人人叫着跳着,由于恐慌,都急着逃跑,许多人被挤倒,然后千百只人脚、马腿、牛蹄就从他们上面踩过去……

看到眼前这一切,波哥大脸色苍白,不能想象:“要是帝现在这时侯真的打来的话?”

幸运的是走过一大段路后,就全是路了,人们向四面八方散开,贵霜人的心,也就散了。

波哥大再度当机立断,立即丢弃所有辎重,轻装上阵,全速逃跑。

而在城的另一边,帝的前锋尖兵已经进城。

兵不血刃,到得晚上,贾诩已经坐在贵霜王室地离宫里喝茶了

……

局势基本确定下来,贾诩坐镇富楼沙,不断发出命令,分遣诸将占领四境,着先前的贵霜投诚者予以密切配合,许多地方都是传檄而定,至青龙七年中,已经有大半地贵霜国土纳入了帝国的控制范围,真所谓是“兵败如山倒”。

往日波哥大的游击战术也不灵了,原因无它,帝的兵相对来说是多了,势力雄厚,就是扼制游击战的不二法门。要不是帝心存顾忌,没有直接推进到贵霜与波斯的接壤处,说不定波哥大早就被擒。

呼,呼,我们耗费了许多钱粮和人命,终于大体上打下来了。

不过,贾诩近日也遇到一个大难题,派往地图上克什米尔地区的部队进展不顺,遇到激烈的抵抗,且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