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节 张老师的典型战例(二)(2 / 2)

全球三国 比萨饼 7762 字 2019-09-28

十八军团危如完卵!

号角响过,罗马主力二十六军团与三十二军团加入了战团,总数为一万八千名罗马兵对上八千名日耳曼人,呐喊如雷,鏖战不休。

尽管罗马人兵多,一来没有全部展开,兵力的优势体现不到。二来日耳曼人的重铠与破阵的石头与木头造成了罗马人相当大的困扰。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厚皮的敌人。还那么的不怕死!

两大高手,一个东方人魏延,一个是前上校今一等兵通古斯卡,两人都是步战,一用陌刀一用雷锤,端地是当易者僻,挡者披麾。

罗马人多不怕他。人越多,杀得越快,越容易杀!

士气如虹,仗着酒力与良好地身体素质,八千日耳曼人居然不落下风!

……

一万名帝骑兵威风凛凛地坐在马上,穿着轻甲,骏马被喂养得结实,吃到饱腾腾地摆着头。不耐烦地想挣脱主人地束缚飞跑起来。雕花的武器,叮当作响,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束着腰带的轻甲,马身上的飘带,闪着白光。

马匹开始启动,一匹,两匹,三匹……所有人的目光,紧盯前面的大,那里是他们的军神,亲自率领他们去冲锋!

轰隆地马蹄声响彻天地,一万骑兵犹如洪水般涌出,形成一道奔腾的铁流向前滚动,大地为之颤抖!

尘土在飞驰的人马中升腾高飞,厚重的铁甲铿锵声大作。

……

被裹在人群中的军团长波尔齐乌斯疯狂地倾听着,带着人挤向高处眺望。

他看到几百米外的大队帝国骑兵,他的脸顿时苍白如纸。

帝国骑兵越过了正在激战的罗马人与日耳曼人,冲向后卫护着辎重地罗马三十军团与饱受打击地十七军团。

一万帝国骑兵很快逼近,排列开来,却是整体如一的宽大正面进攻,然后全力策跑。

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全面地把骑兵展开,声势浩大地冲锋。

两个军大部分都是新兵,哪里看到过如此多的骑兵,就连老兵也都没有几个看到过地,胆战心惊地在军官的指挥下密集成团,甚至连辎重也顾不上了,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吆喝着,极力收拢队伍。

三分钟之后,如蝗般的箭矢落到了他们的身上。

帝国骑兵没有上前拼刀子,而是分成十

着罗马军团大兜,对准罗马人发射弓箭。

他们使用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大的组合式弓,这种武器通常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间,而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

可以想象的是,李青龙肯定、绝对、百分之百让他的骑兵用的箭装上是锋利的三棱金属箭头,可以击穿最厚的盔甲。

凡是一线的将官,只要能拉弓的,都有皇帝赐下的极品硬弓,用最好的材料做出最好的弓,张辽眼下用的就是皇家弓。

张辽亲自操弓,官兵们亲眼看到,元帅一箭射出,疾若流星,当场射中一个戴有头盔的罗马兵,箭从头盔前端射进,自后端射穿,迸射出一道红白相间的液体!

接着两个罗马兵,一个被射穿胸部,一个被射中颈部。

连发三箭,三箭不落空,帝国骑兵们狂呼道:“元帅,军神!军神,元帅!”

万箭齐发!

四面八方射来的箭雨!

不住的猛射,密集的箭雨势不可当地射穿一切!在近距离内,对方又没有什么重甲遮挡,只要中箭,便多半透体而过,不死也是重伤!

盾牌虽然能够挡格,但有些硬弓照样可把盾牌射穿,罗马兵举盾到头挡箭,当前后左右的战友中箭倒下时,死的人越来越多,恶性循环,谁也挡不住那无孔不入的箭雨!

急速地旋转驶骋,十轮箭射过,帝国骑兵分两部分驶向还在战斗的罗马人与日耳曼人,让开刚才地战场。他们这样做不外乎是寒敌胆。

尘埃落定,站于稍高处的罗马十八军团、二十六军团与三十二军团的士兵们扭头望回去。

刚才阵容鼎盛的两个罗马军团只有些少的旗帜还在飘扬,大部分的人都平伏在地上了。

漫天的箭雨收割掉一万多条人命,战场竟如阿修罗场无异。

二军团多为新兵,经验缺乏,也缺乏足够多与好的护具与盾牌,很不幸地又是首次遇到暴风骤雨般地箭雨,士兵们惊慌失措下混乱起来。不能掩护彼此。结果被弓箭全歼!

士兵们一下子举起了手臂。一片冷森森地马刀地森林平地突起,把马一勒,加速向前,扑向看得呆了的罗马人!

冲在最前面的长矛远远地伸出,指向罗马人,巨大的冲力让长矛把盾牌都刺穿!刺到人身上,足以成为人肉丸子!

第一批出动的有三千骑兵。他们佯攻了一下即行稍退,来回地在罗马兵面前疾驰,让罗马人保持密集队形。

然后又是三千骑兵,开始放箭,他们极为狡猾地不会把箭射在当面对着他们的盾牌上,而是进行斜线射击,把箭用力地射向侧面的罗马兵。

可怕而锐利地箭矢呼啸而来,大量的罗马人顿时象农夫镰刀下的庄稼成片倒伏!

三千骑兵刚过。又来了三千骑兵。不停地射箭。

罗马的三个军团装备最好,比起已被帝国骑兵箭灭的二个军团的新兵更有经验,防护得严密。把盾牌高举呈龟甲阵,有力地抗击了弓箭的攻击。

帝的骑射停止,以免浪费弓箭。

有几个大队地士兵们以龟甲阵出动试探,他们脱离了大阵。

马上有帝国骑兵上前招呼他们,并不硬攻而是掠袭外加弓箭,当罗马兵继续向外冲击时,受到地攻击持续增大,不过罗马兵如果想返回大阵,帝只以赶他们回去。

在罗马兵与日耳曼人接触的地方,战斗犹在继续,轮不到交战的罗马兵,专以防范帝地弓箭为主。

帝国骑兵又开始射箭了,他们来来去去,反反复复,弓箭象无休无止,射个没完没了。

冲阵不易,当罗马兵习惯于当缩头乌龟时,帝祭出破阵杀手锏!

数百匹战马拖着机动式床弩出现,每枝床弩上都缚上了臭名昭著的化学弹-----粪弹。

然后在上风口处齐射,让出下风口给罗马人逃跑!

大威力的床弩连盾牌都可以射穿!浓烈的臭气夹有辣椒,又臭又辣,罗马人先是首尝箭雨洗礼,又接受粪弹的熏陶,辣椒的刺激,哪堪拆磨!

当士兵们象痨病鬼般剧烈地咳嗽,咳到吐血,咳到骨酥手软抓不稳盾牌时,可怕的箭雨不期而至,往往对准冒烟的地方上发射,给罗马人烟上加箭,雪上落霜。

再好的纪律也难以约束到早已丧胆的士气,越来越多的罗马兵顺着华族给他们的“生路”往外逃!

罗马人阵势大乱,日耳曼人乘机脱离战斗,他们可不想去尝尝毒烟的威力。

他们立在高岗上,看到山岗上帝追逐亡北,到处都是帝刺耳的军号声,罗马兵的惨嚎声响成一片,没有大阵掩护的罗马兵的命运极为悲惨,被骑兵赶上去,用箭射死他们,用刀砍死他们,用马蹄踩死他们!

天地苍茫,残阳如血,马踏血泥,罗马人倒在了罗马的国度上,倒在他们的故乡,好多头盔和人头在地上滚开,在发黄的土地上,留下了一片片的尸体,有的地方是零零星星,有的地方密集成片,横七竖八,有的人还能见到人形,有的已经骨肉成泥,看不出人样。

马蹄声渐渐远去……

……

张辽以一万八千人大破罗马兵三万五千,此战不留一个活口,自家死伤五千人,其中战死者总数为三千,骑兵战死的不到五百人。

马里亚兰丘陵地区埋葬了几万人尸体,血肉沃肥了原野,五十年后,此地成为著名的苹果产地,出产的苹果大又圆,水多又甜,是当地的名产。

张辽把敌人引至宽阔战场上加以歼灭的战例成为军校教材,若干年后,他回到帝都,作为高级军官,有责任前去军校教学,他自己讲到他的得意之作时,学员们皆称为“张老师的典型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