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节 枕边间谍(2 / 2)

中华异史 呱呱叫 5799 字 2019-09-29

林清华看着全玉姬那张有些凄楚的俏脸,再看看那在眼眶中不停打转的泪珠,心中有些无奈,片刻的沉默之后,随即说道:“放她进来。”

两名卫兵一左一右护着全玉姬走进了书房,并将门再次关上,持枪站在门外。

全玉姬走到小桃身边,伸手欲将她拉起来,但小桃却不敢站起,低着头说道:“小婢不敢。”

林清华走到小桃另一侧,说道:“你起来吧,这里没你的事了,现在你到全玉姬的房间里去,没有我的命令,你哪里也不许去。”

待小桃被门外的两名士兵押走,林清华才转过头去,看着全玉姬的眼睛,语气变得相当严厉,问道:“你说吧,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给我说出来,如果你能全部都说出来的话,我或许可以考虑从轻处罚你。”

全玉姬的嘴唇翕动着,半天方才吐出几个字:“请……请你命这些士兵离开,因为我不想他们知道我的秘密。”

林清华一愣,随即将手一挥,便令士兵守在门外。

但那六名士兵却没有丝毫离开的意思,其中一人说道:“元帅,方才洪教官与莫先生特意叮嘱过我们,要小心保护元帅的安全,不能让你一个人在书房中审讯人犯。假如我们离开,万一有人想刺杀你,那么我们的罪过就大了。”

全玉姬凄然道:“我会刺杀他?难道你们都是这样看我的吗?难道你们真的以为我想这样吗?你们全错了!我是迫不得已的!”说到后来,全玉姬已经有些激动了,她的声音也变得高了许多,简直就是尖叫了。

林清华深呼一口气,随即向那六名士兵说道:“你们出去吧,我一个大男人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出去,这是我的命令!”

六名士兵见状,只得走了出去,不过他们还是留给林清华两支手枪,以防不测。

林清华两只手各拿着一支手枪,走到书桌边,将手枪放到书桌之上,随后转过身子,对全玉姬说道:“人已经按照你的意思出去了,现在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了,你可以说了吧?”

全玉姬抬起满是泪水的俏脸,看着林清华那张平静的让人感到害怕的脸,犹豫半晌,叹了口气,轻声说道:“我知道,你一定以为我是个坏女人,是个吃里爬外的内奸,你的心里一定很痛恨我,是不是?”

林清华将牙猛的一咬,说道:“别说这些废话了,快说些我想听的吧。”

全玉姬低下头去,喃喃道:“说起来话就长了,其实我并不是朝鲜将军全奉武的亲生女儿,我是她的养女。”她停下说话,抬起头,看着林清华那张显出惊讶之色的脸,接着说道:“当然,全奉武将军,也就是我的养父,他并不知道我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他一直以为我是他和母亲的亲生骨肉,他一直蒙在鼓里。其实我应该姓郑,而不应该姓全。”

全玉姬盯着林清华那试图躲闪的眼睛,说道:“我应该叫郑玉姬,相信你应该能从我的这个姓氏中猜出真相来吧?”

林清华心中猛然一震,他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全玉姬那渐渐平静下来的俏脸,说道:“你……你姓郑,莫非……莫非郑芝龙是你的什么……亲戚?”

全玉姬苦笑道:“你猜出来了。不错,郑芝龙确实是我的亲戚,确切的说,他是我的父亲,亲生父亲!”

“这个……这个……怎么一回事?”林清华已经完全糊涂了,“你在朝鲜,郑芝龙在福建,这个实在是有点儿远了吧?”

全玉姬转过头去,逼开林清华那让她感到不安的目光,望着那紧闭着的窗户,说道:“你一定知道,早年我父亲郑芝龙曾经在日本经商的事情吧?”

林清华点头道:“知道,他就是在那个时候逐渐发迹的。”

全玉姬目光忽然变得有些迷茫,她仿佛在回忆着什么,但是她沉默了半天,却象是什么也没有想清楚,她轻轻的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我的母亲也是大明朝的人,她并不是朝鲜人。父亲当年在日本经商,虽然说起来是个商人,但是实际上只是当地藩主的经商奴才而已,父亲表面上很风光,但是他的心里却十分的苦闷。

为了派遣苦闷,父亲常常到艺妓那里去,在艺妓们的强颜欢笑中寻求解脱,虽然后来他娶了一位当地的日本女人,而且还生了孩子,但是他仍旧经常光顾妓院。他的岳父不愿见他这样消沉,于是便与他的结拜兄长颜思齐商量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派他去朝鲜,从那里偷运人参,贩运到日本。我的父亲与母亲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

我的母亲是汉人,她姓齐,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祖父,是当时大明朝的抚顺守将李永芳的管家。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告天征明,率军二万,进攻抚顺城。那李永芳是个软骨头,见后金兵势大难制,未经大战便降了努尔哈赤,我的外祖父也就跟着那降将李永芳回到了后金国都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苛虐汉人,象李永芳这样的降将还好点儿,起码没有性命之忧,但是普通百姓就不行了,八旗旗主把他们当做是牲口一般,想打就打想杀就杀,那些被俘虏的汉人整日活在恐惧之中。我的外祖父虽然是李永芳的管家,但是那李永芳也只是个降将,根本就无法保护他的属下。有一天,正黄旗旗主的亲信,固山额真阿敦到李永芳府上喝酒,当他醉醺醺的闯进后花园时,却正好碰见了正陪着外祖父在花园酒坊中酿酒的我的母亲,他一眼就看中了她,便欲上前非礼,幸好外祖父早年学过武,阿敦才没有得手,而且那李永芳也闻讯赶来,将那阿敦劝开。

阿敦怎肯善罢甘休?他逼着李永芳将母亲献上,李永芳惧怕阿敦,便答应过几天就派人送去。那阿敦是个疯子,凡是落入他手的汉人女子,没有一个能够活过两年。我的外祖母去世的早,外祖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多年,他自然是不会将母亲交出去的。

外祖父一向对李永芳忠心耿耿,却不料此时被李永芳出卖,他心中既恨又恼,当即便开始寻找脱身的办法。幸亏外祖父为人一向随和,对待下人也很好,所以大家都同情他和母亲,故而也并不特别阻拦他们,终于在第二天晚上,外祖父找到了机会,带着母亲溜出李永芳府邸,一路向南跑。

但是,那阿敦怎能容到嘴的美味飞去?他知道外祖父带着母亲逃跑后,先是用鞭子抽了李永芳一顿,接着便领着轻骑一路寻迹追去。

外祖父毕竟不是当地人,对于当地的地形十分陌生,由于追兵追的急,好几次差点落入阿敦手中,无奈之下,他们两人只得向东跑,翻越数座大山,过了条大河,终于甩开了追兵。当他们终于可以舒一口气的时候,这才知道,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来到了朝鲜境内。

身在异国他乡,不仅言语不通,而且连家也没有,外祖父与母亲两人好生凄苦,他们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一条官道边搭了座草棚,暂时安顿下来,幸亏外祖父有一手酿酒的好手艺,于是他们两人便以卖酒为生,虽然言语不通,但是由于外祖父的手艺好,而且价钱公道,后来渐渐的有了名气,便被一名朝鲜大官请去,成了他的酒师,这样,他们的生活才渐渐安顿下来。

那朝鲜大官的府中有汉人教师,因此外祖父与母亲才得以跟随那教师学习朝鲜话,时间慢慢的过去,他们已经忘记了故乡,忘记了过去的那些痛苦,专心的在朝鲜隐居下来。

他们本来想安安静静生活下去,但不料,我的生父郑芝龙的到来,打破了他们的平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