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躲在山沟也能遇见牛人(2 / 2)

振奋新明 小波不停 0 字 2020-11-11

而过来投靠的读书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很多人都是为了反清复明大业而来,很多人一到振川城就直接点名要见李振新为他提供所谓的复明大策。对于这样的人,李振新也就是意思意思象征性的接待一下,接着就丢给管事委员会去分配工作了。而分配的工作大多都是些文书,账房,还有教书这些事物性的工作,对于他们要求的当幕僚,和做官自然是不会考虑的。很多人对此很不满意,找了好几次李振新。而得到的答复是想当官可以,下次管事选举的时候竞选就可以了,只要投票数够你想当什么级别就当什么级别,至于当幕僚目前李这儿没这个职位设置,非要硬着头皮干也可以但是没工资。

之所以对这些人不重视,主要是李钳工对他们的水平很怀疑,陕北这地方已经折腾了一二十年,有水平的人早都脱颖而出了,还用的着跑到这山沟里打秋风。就拿目前来的这些人,连个举人,进士都没有算什么人才?也幸亏没举人进士,不然人家来了还真不好安置。

凡事都没有绝对,没过多久就来了一个把小视天下英雄的李钳工的脸打的啪啪响的人物。这天李振新正在给军官讲武堂的人上课,管事委员会的王俊涛(王四的侄子)过来说城里来了个先生想要在这里开医馆,因为之前没有先例想问问李振新有什么意见。

来了个医生?这可是稀缺工种,李振新忙让王俊涛把人带过来,自己考察一下,如果属实的话自然要高规格对待了,现在只有自己这一个挂着神医的名头的半瓶水勉强支撑医疗事业,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当王俊涛带着人过来的时候,李振新还被吓了一跳。怎么是个老人家,年岁估计有个六七十的样子,在问了一下老人家的名号以后,就更惊讶了,老人家姓吴,居然是个南方人,还是苏州那边的。

一个南方人不远千里跑到陕北这穷山沟里开医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当然李振新并没有怀疑他是满清的间谍,派一个老成这样的南方人来当间谍,除非清朝的官员大脑秀逗了才会这么干。

旁敲侧击的问询了一番之后,李振新才解开了自己心中的谜团。原来老先生本来是在北京闹瘟疫的时候待在那里看病,可没想到李自成很快攻占了北京,接着满清又来了,他是被闯军撤退的时候裹挟到陕西的。后来闯军被打出了陕西,而他就留在了这一带行医。本来近期他打算回老家了,可听说延川有人抗清领头人还是个神医,他就放弃了回老家打算准备到这儿投身抗清的事业,尽管这把年纪是不能上战场了但为抗清义士治疗伤病还是可以的,再说头领是个医生也能探讨一下医理,这也很难得。

听了先生的讲述之后,李振新内心感动不已,这才是有担当的大丈夫所为啊,而且他都敢冒生命危险看瘟疫,这说明老人家的人品和医术都没问题。这回可是捡到宝了,可没想到接下来还有更震惊的事发生。

当老人家拿出自己写的医书让李振新斧正的时候,李振新就不淡定了。谁说明末的陕北是挖不出来人才的?眼前的这位老人家就是不世出的了不得的大人物。因为他拿出的这本医书上边沉甸甸的写着三个大字《温病论》,这对穿越之前经历过一次大疫情的李振新来说可是相当熟悉,而且他还知道这本书里记载的很多处置瘟疫的方式和药方即使到了后世医学高度发达的时代都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原来这位老人家是吴有性先生,这是怎样的运气才会让自己有幸遇到?而且还是呆在山沟里人家主动上门的。当知道自己遇见了著名历史人物的时候,李振新连忙起身把吴老先生让到了上座。这样的人物再怎么客气都不足以表达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