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江湖人称李铁瓷(2 / 2)

振奋新明 小波不停 0 字 2020-11-11

这样的势力可以先缓一缓,等腾出手了再说。特别是根据第一次进攻失败的军将回报的情况来看,李振新所部防守坚固,没有大军是很难拿下的。

当然容忍也是一时之策,不可能长久的纵容下去。现在看来,清军这段时间终于能腾出手了。

之所以会在这段时间准备对李振新部进剿,可不是因为李部的威胁太大,而是相对最好下手。清军三边总督孟乔芳可是被陕北这破地方给折腾的不轻,大大小小的势力多如牛毛,根本没办法收拾。派人去围剿,这些人就像泥鳅一样滑不溜求的,大军一到就四散而逃,钻到了鸟不拉屎的山沟里,等大军一撤又会迅速的聚集起来,只要哪儿一有空隙和防守漏洞,这些贼骨头们就呼啸而来,简直是防不胜防,有力没处使。

被这种游击运动战搞的头大的孟乔芳,经过慎重考虑和分析,发现似乎有一处贼匪与众不同。那就是在延川县附近的羊毛贼李振新。因为振川城以贩羊毛布闻名陕北,所以清军就图省事的给这股势力起了个很简单粗暴的名字,羊毛贼有时候直接简称为毛贼李。如果李振新知道自己的匪号居然如此难听,估计会急的跳脚。其实这称呼还能听的过去,陕北的友军们对李振新的称呼更奇葩,江湖人称李铁瓷,想不到铁瓷这个称谓提前了好几百年就这么出现了,不知道有没有叫老铁的。

和其他势力不同,羊毛贼是坐地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流窜做案的前科,即使是被大军围攻也选择死守。既然是有老巢的,那就不属于流寇,综合来说居然成了最佳的进剿对象。特别是这股毛贼对于陕北的匪事还有重要的意义,他们生产的羊毛布还有铁磁有力的支持了其他势力的抗清势力。现在这一带的反清武装几乎都成了李振新部的代理商,他们通过贩卖这些物资,赚取了很多差价,然后又投入到了抗清事业。所以只要剿灭了羊毛贼李振新,陕北的战局都会被改变。

收到了清军即将进犯的情报,振川城迅速的进入了新一轮战备状态。当前的形势,并不乐观。因为没有和陕北的其他抗清武装建立直接联系,所以这次还是孤军作战,即使是有联系,李振新也觉得他们能起的作用有限,这些势力的战力有限,完全继承了李自成农民军打不赢就跑的优良传统,骚扰有余而实际效果不大。

与第一次对清作战相比,实力当然提升了不少,但没有质的变化。估计吸取了上次作战失败的教训之后,清军会更难对付,想来这次起码火器上会有大的改变,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会成为清军的火力依靠。在对付红衣大炮上,李振新也有提前的准备,棱堡用水泥混泥土专门做了加固应该能够应付,而振川新城则在城墙外围修了好几处圆型的突出堡垒,作为火炮的保护设施。唯一的遗憾是城墙的女儿墙没办法加固,即使全部用混泥土取代了墙砖,但因为是单一受力,没有支撑力的情况下对火炮打击的承受力还是不够。

弥补的办法是往城墙上码一道沙袋,多多少少会起点作用。要想打退清军,光解决防守是不行的。目前正规军虽然已经完成了燧发枪的换装,可火力输出还是不让人放心。有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单兵的火力输出能力?李振新拼命的思考脑袋里的记忆,还真找到了一个方向。他想到了手榴弹,虽然现在做出和后世一样的手榴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做出没有拉栓的点火式手榴弹。目前城里的生产条件下,绝对能够快速生产。说干就干,李振新赶紧到火器作坊安排生产手榴弹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