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海带贸易冲击东瀛贵族统治基础(2 / 2)

振奋新明 小波不停 0 字 2021-09-05

“胡说什么哪,汽牛是宋尚书带人制出来的,李总裁只是引导了一下而已。”

“你这就说的不对了,但凡神仙大能下凡,肯定会有辅佐之神跟着下凡帮衬的。像宋尚书这些人,是天廷早就派下来的佐星。你看李总裁一到陕北数旗,这些佐星就全都赶过去归位了。”

“这么说来,确实如此,总裁老爷麾下一班文武都是大才,像张尚书、肖院长,方巡抚,宋工部这些人,那个是等闲人物?”

“你还忘说了早些年辅佐总裁的吴神医哪!听说吴神医更是了得,能起死回生,现在很多军医就是他徒弟,医术可比世面上这些庸医高了不知道多少。”

餐馆里的食客们越说越起劲,很快由现实转入魔幻,将李振新还有其他几位重臣,都说成了神仙一样的人物。

传说就是这样离谱,不过有一样东西却是实打实的。经过他们大嘴的加工,海带在民间迅速流行起来。平常人家,会时不时地买上一两斤,改善一下生活。

不断高涨的海带需求,彻底带火了中日之间的海贸。以前去日本的海船,运回来的都是铜矿、漆货、折扇、硫磺之类的东西。

这些玩意除了铜矿和硫磺是大宗贸易品以外,其它的的东西也就是捎带手的。铜矿和硫磺贸易被日本贵族垄断,能参与的商船也都是老关系户。大多数商船,都是满载着东西过去,回来的时候跑空趟。

现在不一样了,海带类的东西虽然单价不高,但好歹要比粮食类的产品贵一点。这东西晒成干还特别适合远程运输,很像大明的茶叶产品。当地的渔民们也能因此收益,可以说是打开了中日贸易的新局面。

以前很少有商船光顾的日本北海,今年开始,商船慢慢多了起来。到了年中,景象更是不一般,见天都能看到收海带的商船。

北海的渔民们,如今最讨厌的是下雨天。下雨不但影响出海,还影响晒海带干。在他们看来海带简直就是上天给他们的银子,这玩意海里边多的是,只要出趟海,想捞多少就能捞多少,晒成干以后,能从商人们那里换各种日用品。都是上好的明国北货,棉布衣服、铁瓷用品,锅碗瓢盆,打火机、油灯,灯油,上好的皮鞋、还有玻璃产品,对了还有不用喂饲料的铁马。总之啥好东西都能换,用不完可以卖给关内人,换钱、换粮食。

短短半年时间,北海的渔民就迅速致富了,惹的不少贵族、武士眼红不已,想尽各种办法盘剥渔民。尽管被盘剥去了不少东西,可渔民们的生活依然改善了不少,这就是商业的力量。

日本之所以长期处于阶级固化状态,很大的原因是生产资料少,物产不丰富,又远离大陆,社会封闭。百姓们除了种地,打鱼,再干不了别的事情。种地的产出有限,打鱼又收入不稳定,没法长期储存。在海鱼长期储存技术没解决之前,远途的鱼业贸易也没法展开,这玩意是很难换成钱的。所以自然而然,就被掌握生产资料和武装的贵族们长期盘剥。现在这一现象,正在被北海一带的海货贸易冲击,当然这种冲击力量现在还很弱小,远远达不到改变传统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