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讲台与战场(2 / 2)

振奋新明 小波不停 0 字 2021-09-05

“这确实不多,听说和咱们课题组差不多时间成立的什么电报研究组,学校直接拨了五万两。”

“何止是五万两?工部那边还给了两万两哪!”

军政大学现在可不是穷单位,除了国政院和其它部门下拨的教育经费以外,自己也有收入,很多研究项目的专利费收取,每年都能贡献不少钱。电报这个项目工部其实给好几个大学都发了项目费,军政大学看到这个项目的巨大前途后,连忙追加了投资,要是自家学校先把这玩意搞出来,那就是名利双收啊,绝不能让别的项目组抢了先。

“电报是宋长庚要做的事,他自然会多照顾。现如今朝廷的工部,多数是他的门生故吏,此人把持工部能不为己谋私?”

看着办公室里的众人,因为经费的事开始攻击工部尚书宋应星。黄宗羲和顾炎武两人相视一眼,颇感无奈。刚刚还说怎么防止党争私利化哪,现在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看来这活不好完成啊。人心都有私利,和自己无关的事,倒是能保持点清明,到了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谁都没法保持淡定。

“好了,大家先不讨论经费的事了,说说眼前最要紧的事。昨日的报纸上说,大军已经攻下了扬州,在广东战场上,西宁王也攻克了广州城。战事已经很明朗了,最迟到明年开春,窃居东南的几路逆贼都会覆灭,国朝中兴势不可挡。现在的问题是,咱们这些人还在这小小的学府蹉跎岁月,众位得想想今后的事了。”

“朝廷多是陕西出去的人把持,我们想再多还不是闲的!就连吴长声,方密之现在屁股也是坐在他们哪一边,为之奈何?”

“正是有鉴于此,咱们才要谋出路。”

“太冲,你是不是有想法了?快说说,我们看看是否可行。”

“东林是怎么兴起的?”

“自然是泾阳先生办书院,广收同志而兴起的。”

“眼下,朝廷重新学,选材育人也以新学为主,然而咱们江南连一所像样的大学都没有,长此以往,天下的文风可就全在北方了。”

“太冲、你的意思是咱们要抓紧回南方办大学?给青年士子们教授正经学问?”

“非也,新学已然势成,我们在抱残守缺,岂不是与大势相背?靠咱们办不了一所大学!我的意思是要赶紧上书国政院,在江南多立几所大学,这才是根本之道。只要保持江南的文风不绝,圣学正道迟早会回归的。”

“按照北方的样子办大学吗?哪不是要学他们的怪论杂谈,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非也,这叫因势利导,师其长技以制其,核心是以西学为表圣学为里,曲线救学。”

“到底是怎么个曲线救学之法?太冲你讲明白点。”

“这事得分开来干,我们在军政大学以课题组的名义占住脚,从而影响朝廷的决策,让其多在江南办大学。办了大学,自然要办中小学,他们所用的老师不可能全是北方人。不可避免的会多用江南士人,所以根底还在圣学手中。只要他们,教学方式得当,这些学子们将来走向仕途,圣学不就有望了?”

听了黄宗羲将讲台当战场,曲线救学的大策,在座的人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不远的将来东林继续把持朝政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