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青岛港的发展不尽人意(2 / 2)

振奋新明 小波不停 0 字 2021-10-22

看了一圈港口的情况,总体来说这边的规划要比天津港混乱,新旧港口设施混用、码头上的各类布置都有些杂乱。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估计现在的管理者想要改变也不容易。

把港口的官员和客商聚在一起,李振新组织了一场调研会,想听听他们对港口未来的想法。

会上这些人支支吾吾的,紧张异常,说了半天、除了对李振新看望他们表示激动以外没说到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让李振新觉得这会白开了,纯粹是浪费时间。

会后在码头的仓储区查看了一下存储商品后,李大办法觉得自己想明白了。为什么执意要让这些港口存在差异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港口就应该充分竞争,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弄清楚定位不就行了,哪怕到最后某些港口难以为继,那也没关系,总有活下来的港口。

想明白这道理后,李振新不在纠结如何给登州港的前途做谋划,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天后,转头南下青岛,看看那边的建设情况。

青岛是新起的码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民用码头,另一部分是军港。军港这边建设的挺像样子,无论是规模还是设施都相当先进,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模范港口了。民港这边发展就有些不尽人意,虽然铁路也通到了这里、这边的港口条件也比登州好,可就是没有人气。无论是海商还是西北来的供货商,他们更愿意去北边的登州,这里到现在为止还是以周边商贸为主,没有成长为大型外贸港口。

这地方发展不尽人意,是李振新没有想到的。可以说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觉得在后世这里能成为北方第一大港,那么现在它就理所应当的能发展起来,没考虑当下的实际情况。后世的青岛能发展起来不仅是因为港口条件好,还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青岛港刚开始是德国殖民者建起来的,其设施条件在那个时代是远远领先于周边港口的。另外那个时代已进入巨舰时代,青岛港口条件有利于大型船只停靠,不像现在几百吨排水量的船都算大舰,一般的港口都能停靠。最关键的是青岛还靠近日韩,那时候日韩的贸易规模不是这个时代能比的。

目前来看青岛一时半会是成为不了重要的贸易港口了,只能慢慢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青岛港就维持不下去,这边还是有些业务的,只是没有想象中的大而已。

这样也好、相对平淡的民港正好适合军港安心发展,不然太复杂的环境会影响军队的单纯性,让军队沾染上太多的市侩气。

不过这想法可不能给当地的官员说,不然会泄了他们的气。于是在和当地官员的谈话中,李振新一本正经的说道:“青岛是后发港口,暂时发展的慢是正常现象,但大家可不能因此而丧失了进取心。青岛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今后大家要将目光放到大吨位的航船上。综合来看,未来的海船会越来越大,这就是青岛的机会,在港口布局上一定要有前瞻性,我们建的港不是用一二十年,要照百年大港的标准来建设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