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为国除奸(2 / 2)

刘协站起身,来回走了两步,问身边的其他公卿道:“众卿以为如何?”

“臣等以为刘将军所言极是!”以杨彪为首的众公卿众口一词,全都同意刘平的建议。

杨安殿并非重修,乃是因为被焚毁之后重新整装,此时虽然还没完工,但大体框架仍在。

最主要的是,那是原来皇宫的一部分,院墙足有三丈多高,相对来说,自然比这赵忠府要安全的多。

“如此,就依刘卿所言,移驾杨安殿暂住,”刘协微微颔首。

刘平手下的羽林军已经是他跟前最信任的禁卫军队,只可惜人数太少了,若白波军真的狗急跳墙,即使依靠杨安殿的宫墙也未必能守得住。

“传朕口谕,令张杨立即率军入城护驾!”

刘协站起身抄着手道:“既然张卿将此殿以“杨安”命名,安此殿者,必张卿也。”

皇帝传令之后,所有人立即收拾东西,匆匆连夜迁往杨安殿暂避。

杨安殿只是原来皇宫的一部分,此时修整宫室的钱虽然是刘表出,但当今天下积贫积弱,即使刘表也不可能拿的出那么多钱把整个皇宫翻修一遍,所以只能修一个宫殿。

如今董承还没翻修多久,到处都是未完工的半截工程,但是已经顾不得那么多,皇帝与皇后搬入正殿,其余公卿则在皇宫内随便找个没倒塌的宫室暂住。

其实整个皇宫就像一座小型城池,宫墙足有三丈高,墙外还有一条护城河,宫门与城门相仿,上面能驻兵防守。

刘平率军进入皇宫之后,立即命张辽接手布防,在这方面他是行家,即使太史慈也比不上他。

此时皇帝派去招张杨前来护驾的使者已经回来了。

结果是,张杨推说不在营内,随便找个副将应付,那副将又不敢随意调动兵马,使者只能悻悻而归。

皇帝听了除了能生闷气外别无他法,毕竟军队掌握在张杨手里,张杨抗旨不遵,他一点脾气也没有。

焦急之下也无心睡眠,便带领公卿到城门上探视刘平等诸将。

刚刚登上城门不久,就听见宫墙外杀声震天,远处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人举着火把冲了过来,不过盏茶工夫便把皇宫团团围住。

火光中杨奉骑着高头大马,全幅甲胄,身后跟着李乐与胡才二将。

“陛下!”杨奉催马上前,却有两个盾牌手挡在前面,显然忌惮太史慈的箭术。

杨奉抬头高声道:“臣杨奉一心协助陛下兴复汉室,匡扶社稷,无奈朝中有奸佞小人作祟,如不尽快除之,恐大汉天下将亡于其手,故而臣兴起义师,除此奸佞,以慰天下人心,请陛下准允。”

“卿言,谁为奸佞小人?”刘协道。

“便是陛下身边,光禄寺卿刘平,”杨奉手中长枪一指,慷慨激昂道:“此人蒙蔽圣听,挟持群臣,臣乞求陛下将此奸佞交与臣手,杀之以谢天下。”

“谁为忠臣,谁为奸佞,朕自有分晓,”刘协道:“你若觉得哪位朝臣不忠,待明日早朝上书弹劾即可,如今兵围宫城是何道理?”

刘协自然知道杨奉这是在找借口,把刘平交给他,自己也将落入他手里了。

“陛下已被其蒙蔽,臣以兵谏,实属无奈,”杨奉大声道:“就请陛下再思量一夜,明日破晓,如陛下依然袒护此奸贼,臣将攻入皇宫,强取其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