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四国四方(三)(2 / 2)

“程将军,施尔威将军请您到楼下大厅去。”

首发起点中文网www.cmfucom,章节更多,欢迎来起点支持作者

程家骥看了看切尔斯少校一眼后回应道:“请你转告施尔威将军,我这就下去。”

切尔斯一起,程家骥就在脑子使劲琢磨起施尔威此举的用意来,可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他还是只得怀着疑惑和不解走出了房间,去赴那个不知是福还是祸的约会去了!

“程将军,请坐!”早已候在灯光通明的大厅里的施尔威站起身来招呼着。

换了别的中国将军,能受此礼遇或许早已是受宠若惊。可程家骥却只是在心底里苦笑一声。凭心而论,施尔威的心地与那位制订出了一个遗祸无穷的印巴分治方案的蒙巴顿伯爵相比,简直要好上个不知多少倍,而且这个干练的老军人在接人待物也不能算是一个太傲慢的人,可他那喜怒无常、偏执狭隘的性格,却足以让程家骥望而生畏。

两人相对而座,在寒喧了几句后,施尔威就默默无语的打量起程家骥来。

这上打量就是十好几分种,即便程家骥的定力已是大有长进,可还是让这个美国老头那鹰一样的目光看得心里发毛。

“程将军,我发现您是一个谜!是不是所有的中国将军都是一个谜?”施尔威说的是他心里话。自从他在大观楼被程家骥当众顶得下不来台之后。这位报复心极强地美国将军便秉着想要打倒你地对手。就要先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的大原则,对程家骥做起了资料收集工作。好在,程家骥这几年在战场上出地风头实在是多不胜数。施尔威又在美国驻中国的外交官中有着广泛的人脉,这一查下去,施尔威很快便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在粗略的翻看了一下程家骥的个人信息后,分析能力极强的施尔威不得不承认,即便在这样资料有太多地水分地情况下(施尔威的主观看法),从徐州会战起就几乎无时不在中日战争漩涡核心部位出入地程家骥,也至少是一个出色地战术家。而让施尔威真正重视程家骥起来地原因。还在最高当局对程家骥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超乎常理地看重。

那还是施尔威第一次晋见最高当局时的事情了。在礼貌性的相互问候后,这位中国战区的司令官对他参谋所说的第一句话带有实质意义的话。便竟是就程家骥对施尔威不敬。代其向施尔威表示歉意。尽管最高当局在说这句时用的是半开玩笑的口吻。可光那种;略带着庞溺的语气,已经足够让对中国官场的习性并非一无所知的施尔威深感震惊的了。更让施尔威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随后交谈中。施尔威竟然发现中国战场几次使他感兴趣的大战略性军事行动背后都或多或少的有程家骥的影子存在。习惯于直来直去的美国式思维的施尔威当即向中国战区总司令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程家骥是如此的得力,为什么至今仍只是一个小小的少将?”

一脑子问号的施尔威得到了一个最不负责任的答案。最高当局微笑着请这位美国中将去问程家骥本人。

本来光是这些还不足以性情孤僻的施尔威不耻下问的,促使他下定决心的主要原因,却是他从不久前两位中国中将的那番鬼祟的作态中所得出的一个推断,那种深入骨髓的由戒备、恐惧、厌恶所交织出的古怪神情与他曾见过不少中国人在谈论“中国的盖世太保”时是表情是多么类似啊!再联想程家骥去年到过缅甸的这一情况。若有所得的施尔威再也抑制不住自己要与程家骥“好好”的了。

这才有了这场完全出乎程家骥意料之外的这场单独“召见”。

“施尔威将军,中国将军与美国将军的区别,其实是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只要看懂了东方文化的内涵,我相信您自然明了中国将军们的内心世界的,到那时所谓的谜也就不是一个谜了。”被问得有些措不及防的程家骥吃力的解说着。

只能听个一知半解的施尔威在冥思苦想了好一阵后说道:“程将军你的战功是众所周知的,可你的战功与军阶却显然不相配的,请问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程家骥理了理思绪后笑着答道:“施尔威将军,您或许不能理解,在中国压着一个将军的晋升,有时对他本人来说是一种好意,我们称之为保全。”

到底是在中国生活过十几年的,施尔威会被誉为中国通,也不浪得虚名的。他想了想后用不大肯定的语气问道:“仅仅就是为了怕别人眼红、忌妒、诽谤!”

“也不光是为了这些。施尔威将军。中国有着漫长的文明史,在这片大地上将军从来一个危险性最高,回报也最丰厚的职业。在历史上从手握重兵的将军一跃成为皇帝的人比比皆皆是。事实上,贵国华盛顿总统不是也被部下群起而劝进过吗?”

“所以他才是伟大而独一无二的。美国现在三权分方的权力架构就是为了防止出现独裁者,毕竟华盛顿能做到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太难了!”在提到华盛顿这个美国人永远骄傲时,施尔威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只可惜中国人没那个运气!在中国“家天下”的制度已实行几千年了。中国到现在为止,都没还没有真正意义宪法与议会。论起皇帝的权力之大来,莫说是独裁者了,就是欧洲那些执掌国政实权君主也得望尘莫及!为了怕将军们取而代之。有时皇帝杀掉一个将军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一句话。一个将军的功劳越大、地位越高在文官们和君王地眼中地原罪也就愈大,死亡也就离这个将军愈近!当然,这也不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只要这个将军当上皇帝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可悲剧并不会就此结束,而只是又有了一个新的开局,而且这个当上皇帝地将军对将军们提防之心,只会比先前的皇帝还要强烈!”

虽施尔威能来上几句京剧,也知晓些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可说起帝王心术来,他还真从没有涉及过。在长考后施尔威总算是隐隐约约的明白了一些这其中的奥妙所在。可他随即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程将军你的意思是说在中国做将军一定要小心翼翼吗?不过我在重庆看到地好象不是这样。那里地将军们几乎全是富翁,而他们甚至已无耻到自己的财富是用贪污和走私之类非法手段掠夺来地这一点都毫不隐瞒地地步。这又是为什么?”

施尔威在这席话时。起初还能心平气和。可说到来已是声色俱厉。就差没有戟指大骂了。

施尔威地激动,让程家骥心头一颤。他想起了这位美国农夫的儿子对此时地中国社会的评价:中国有四万万人。三万万九千九百人是好人,剩下一百万坏人全都当了官。就程家骥所知,历史上的施尔威或许是因为饱有这种朴素的感情,才会那么不余力到处说当时的中国政府的坏话。而施尔威的动机好坏先不去评说,可他的这种行为却在客观上损害了连带他所认为的那三万万九千九百万好人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总体利益。罗斯福总统之所以会在德黑兰会议上,与苏联做了那笔臭名昭著的以让当时尚是中国的法定领土的外蒙古的“独立”来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交易,主要是出于对中队的战力不信任,一句话,美国政府不相信中队能把抗战坚持下去。而罗斯福的这种对中国抗战形势的极度悲观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受到美国驻华官员们的影响所致,而在这其中施尔威可谓是“居功至伟”!

程家骥既想到了这一点,那里还敢再去刺激那个行事偏激的美国老头。当下即弃原先已想好的说辞不用,和起了稀泥来:“那个国家的政府都会有现象。而军队里的将军说白了也只是政府官员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岂能独善其身。在我看来中国几千年来之所以会贪污成风,主要还是缺乏能对官员们的贪欲实施有效遏制的制度。我坚信,只要打败日本人,中国就能在美国的帮助下搞出这么一个制度来!再说,施尔威将军您听说过古今中外有那个国家,是在进行一场全面战争的同时去刷新政治的吗?当前的中国,抗战是压倒一切的大局,为了这个大局暂时姑息一些贪官污吏,也是出于无奈,总不能把这些人都赶到南京去当汉奸吧!要知道他们当中无能之辈固然不少,可才能的人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军队里的将领,逼得急了,有些人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程家骥这一招盗版的“春秋笔法”的威力果然是不同凡响,居然听得素来挑剔的施尔威不仅在心里大点其头,还对程家骥好感顿生,他这是程家骥看成“亲美民主派”了。

虽说是在心里大点其头,可以施尔威刚愎孤傲的个性,是很难当面开口夸奖别人的,更不用说是一个中队了,不过施尔威又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程家骥的话的认同,他主动岔开了话题:“程将军,您认为英缅军的战斗力如何。”此时施尔威说话的语气变得和缓不说,甚至还带有了几分亲切。

“一支没有战斗的,只想着安全撤退的军队,任其训练再是精良,武器再是先进,有战斗力可言嘛?”程家骥的回答可谓是字字铿锵。

施尔威没有立即回答,只是脸色却又黑了下去。在今天之前,他一直对英国人抱有很大希望。要知道驻亚洲英军的地面部队,可是美国政府所认定的亚洲最可以依靠力量。可在亲眼见识英缅军最精锐的部队第一师的“鼎盛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和随时可以开溜的车队后,纵使固执如施尔威者,内心里也已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英队根本就没有作战的打算,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这下子被程家骥一语道破天机,怎么不让他无言以对。

“程将军,我回去后,我能不能到你的部队去看一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是看一看,不是去视察!”已意识到唯有一心依靠中队方能保住缅甸的施尔威诚挚的要求着。

“请将军放心,我以一个军人的尊严担保,您将看到的是最真实的情况,而不是一场演员阵容庞大的表演!”程家骥诙谐的说道.

“那就太谢谢了!”对中队的弊病略知一二施尔威自然明了,程家骥这句承诺的份量,这可是用高级别的命令也换不来的待遇。

“程将军,你的部队虽然还在川滇边境,但是我相信你的新二十军一定会加入湎滇战事中来的。”心情大好的施尔威竟然卖起了关子。

看着一脸的诡异施尔威,程家骥不明所以的问道:“噢?施尔威将军为什么敢如此的肯定!”

“就凭在中国将军里您恐怕是最了解缅甸风土人情的人了!”

紧接着施尔威话峰一转竟又疾言厉色了起来:“程将军您是我所认识的最优秀的中国将军,你的前途应当是远大的。做为一个有着四十年军龄的老军人,我以十二万分诚意提出一个忠告,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将军,即使是奉上级的命令,但要是和一些不太名誉的事情和那些声名狼籍的“盖世太保”牵扯得太深了,却始终是一件很不合乎身份的事情!请您记住不管该死的英国人多自私短视,可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也还是我们的盟友!”“将军,英国人怕不是这么想的。我刚刚才从一个见不光的渠道得到一个不大妙的消息,您和我们来这里目的,那些堆在仓库里的军用物资至少有四分之一已经不翼而飞了。”程家骥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个你放心,有英国人哭的时候!我明天会仔仔细细的查的,要是短少到会影响中国远征军的供给的话,我就会直接给白宫打电报的!让白宫从租借物资的援英份额中扣下相当于短少的物资数量的两倍物资。”施尔威自信满满说完这句后,又向程家骥打了个招呼,便径直回房去了。

程家骥看着施尔威那笔直背影,一种不详的预感突然涌上他的心头:英国人在做小偷的时候,难道会想不到有今天吗!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www.cmfucom,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