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一个人的恩科殿试(3)(1 / 2)

瓷王 格鱼 6802 字 2019-09-11

 众臣听了殿中响起一片惊叹声。此楹联当真是非同小可寥寥数语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一涵盖在内书乃指尚书易指易经骚乃屈原之离骚辞赋庄乃庄周之学汉文集儒文化之大成——要想对仗工整的对出下联难度太大了。就连朱元璋都吃了一惊暗暗扫了曹链一眼心里也自是奇怪这曹链啥时候这般博学了居然还出得一个如此深奥精辟的题目。他哪里知道这曹链为了应对今天的恩科殿试让自己的幕僚翻了一个晚上的古籍才从一本宋时的典籍中查出了这残缺的楹联且只有上联没有下联。

林沐风倒吸一口凉气。曹萱得意的抚须大笑。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在无数双眼神的投射中林沐风眉头紧皱。此时此刻是考验他国学功底的时候诗词尚可以剽窃但对对子可全凭临机应变和平日里的丰富积累。

他在红色的地毯上踱步曹链哈哈一笑“林沐风这回不要求你七步成诗了本官给你一刻钟的时间对不上来这一题就算你不过。”

方孝孺在一旁叹息一声此对太难矣。即便饱学之士如他临阵磨枪恐怕也要难堪当场。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大殿中的众臣又开始小声议论起来。就在包括朱元璋、方孝孺等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林沐风此题将会交白卷的时候林沐风突然一个转身目光炯炯的盯着曹链朗声道“曹大人。我对——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因自称花里神仙”。

啊!

妙啊!

绝了!

殿中顿时又是惊叹连连。很多人投向林沐风的目光中不由多了深深地震惊此人当真是了得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地奇才啊!

朱允汶大喜哈哈大笑向朱元璋躬身道“皇祖父曹大人的上联说读书。说的是《尚书》、《易经》、《离骚》、《庄子》和汉代诗文。各具特色宜以不同方法读之方可取其精粹。林沐风的下联则说赏花分别指菊、梅、莲、兰和海棠各有其品格宜仔细观赏品味方得其妙趣。此联工巧别致读来令人赞叹。”

朱元璋霍然站起身来开怀大笑。“妙极来人赐林沐风御酒一杯!方孝孺这回该你出题了。”

方孝孺刚要说什么沐阳侯耿炳文大踏步走了出来。闷声行礼道。“皇上臣听闻这林沐风文武双全。今日既然是朝廷恩科殿试臣想与这林沐风较量一下武艺!”

朱元璋微微一笑。朱允汶眉头一皱“沐阳侯此是朝廷开恩科取士又非选拔从军将军比较什么武艺!”

“皇太孙殿下既然是皇上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又让臣等随意出题臣乃是武将不懂吟诗作对只会上阵杀敌——这林沐风不是文武双全吗当着皇上和诸位大人的面让炳文与他考校一番也看看他是不是欺世盗名之徒!”耿炳文振振有词。他根本就不相信一个读书地秀才还敢上阵杀敌。面对刀枪剑戟不吓尿裤子就算是胆大的。

朱元璋望着林沐风“林沐风你可应承?如果……”

朱元璋的意思是你如果不行就算了由朕来替你推了。你毕竟是文人就算是懂些拳脚也绝对赢不了久经沙场的骁勇战将耿炳文哪。

屏风后的朱嫣然气得俏脸煞白低低骂道“耿炳文匹夫简直是岂有此理!”

林沐风环顾着表情不一的大明众臣心里的怒火渐渐升腾起来心里骂道“这是恩科殿试吗?简直***就是刁难老子!”回过头来眼角地余光瞥见曹链脸上地那一脸阴险得意他气不打一处来翻身跪倒在地“皇上沐风愿意与沐阳侯爷较量一番。”

朱允汶叹息一声缓缓道“沐阳侯林沐风此是大殿动不得刀枪你们就比试一下拳脚吧。”

耿炳文答应一声向朱元璋告罪一声脱去外面的官袍露出一幅精干的短打装扮。他傲然向林沐风点了点头“林生员本侯也不占你便宜只要你能在本侯拳脚下支持十个回合就算你赢。”

林沐风也没脱衣袍淡淡一笑略一抱拳“侯爷请了!”

见自己的“忍让”换来了林沐风的狂妄自大连外袍都不脱耿炳文愤怒的瞪了他一眼也不说废话上前就是虎虎生风的一拳只击向林沐风的面门。

林沐风知道凭力量他根本不可能是耿炳文的对手毕竟人家是身经百战地将军。但他却有更大的优势就是灵活。耿炳文身材矮胖在身体的协调性上比林沐风差了不止一筹。

林沐风瞬间侧身避过耿炳文的拳风闪电般伸出手去抓住耿炳文击来的拳腕顺着他地冲劲顺势向前一带然后探出左脚耿炳文一个踉跄被绊倒在地栽倒在红地毯上。

不知是谁率先出一声哄笑。殿上包括朱元璋在内都先是吃惊继而大笑起来。朱嫣然躲在屏风后面狠狠地捶了一下屏风“活该!匹夫!”

耿炳文面红耳赤地爬起身来吼道“你使诈!”

“侯爷在下何曾使诈来着?要不这样吧再来一次。”林沐风低低冷笑。

耿炳文站好马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定住了身形吐气开声猛然向林沐风胸口击出了一拳。这一拳。裹夹着无尽地怒火。拳风凛然殿上哄笑的众臣顿时安静下来方孝孺等人禁不住为林沐风捏了一把冷汗。耿炳文的功夫如何他们焉能不知当年他曾经一人一马在张士诚地数万骑兵中杀了个三进三出。可是大明赫赫有名地猛将啊!

林沐风面色凛然随着耿炳文拳风的击来身形猛然后仰使了一个铁板桥。耿炳文的拳风顺着林沐风的胸口滑了过去还未收回拳就见林沐风身形如游鱼一般向后一个倒翻双手在地面上的红地毯上用力一撑。双腿如同旋风一般奋尽全力地蹬在了耿炳文地胸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