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灵帝归天(上)(2 / 2)

天烽 碧海情深 7920 字 2019-08-28

其实面对宦官如此不济的恐怕也就是何进了,要是换做旁人只怕早就杀将进去!还容得张让此等宦官妨碍国家大事!

张让看出何进的些许犹豫,跟着说道:“如果大将军真有急事,就由本长侍转告!如何?”何进寻思也是此理,就将公孙瓒的密报和高勇平安返回东北的事情统统告诉了张让。张让听完之后心下大惊,冷汗如泉水般由额头流下,心道:“老天有眼,这高勇正是我举荐的,如果他要是谋反我还不得一起跟着死啊!”随后就好言劝慰何进,待何进走后,才松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此后张让当然没有转告灵帝,他也不敢,而是变本加厉的讨好灵帝,阻塞朝臣进言之路,还不停地献上新奇之物美女春药,弄得灵帝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得不堪。

王允等了近半个月也不见有任何消息传出,甚感奇怪。就与何进说了此事,那何进只管摇头叹气,推说圣上身体尚未痊愈,无法觐见。王允也不做怀疑,心道:“只有等到圣上病体痊愈,上朝时在说吧!”

就这样高勇又一次鬼使神差的躲过了一劫,避免了过早暴露的危险。不过这段时间高勇也没有闲着,一方面让赵胜抓紧时间在南方买进粮食布匹等物;另一面大力发展渔牧业,在辽南郡、辽东郡和辽西郡建设数座海港,推广拖网捕鱼法,并且鼓励到远海捕鱼。在内陆普及家禽、牛羊、马匹的饲养,改善食物结构。

经过几年的治理,好生活使得被灭各国百姓的抵抗也渐渐削弱,相对宽松的民族政策让他们开始生出了对高勇官府的依赖感和归属感,更多的人选择了安心的生活。此外被安排到当地的中原百姓也很快地融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各民族和平共处的景象提前了千余年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

东北腹地的安全形势转好之后,高勇开始了针对中原大乱的军事部署:将丸都的第9机步师调往右北平;将龙骑1、3、4师和黑骑1师调往右北平;这样东北兵力部署的重心放在了奉天以东,仅右北平就集中了四万部队。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的身体状况迅速恶化,这个消息传出后,朝廷各方全力集中在皇嗣继承人选的问题上,再没有人提高勇的事了。

灵帝十分喜爱皇子刘协的聪明伶俐,打算立其为太子,一手将刘协养大的董太后也希望灵帝立刘协为新君,而何进和何后则主张立太子刘辨。这时中常侍、上军校尉蹇硕进言道:“欲立协,必需先诛何进,以决后患!”灵帝与病榻之上也同意这个计划,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宣何进入宫。

然而在宫门口,何进的心腹官居司马的潘隐急报:“大将军,刚才细作禀报,蹇硕欲谋害将军!”何进大惊,立刻回府召集心腹大臣准备尽诛宦官。与此同时,皇宫内灵帝的呼吸开始急促,他强自睁开眼睛对张让说道:“爱卿……立协儿为帝后,速派……派宗亲前往辽东接管……军……军政,不可……再……再……!”说到这里,这个让东汉彻底崩溃的皇帝头一沉,倒在龙床上升天了!

面对这个对自己宠爱有加的皇帝,张让在心里默念道:“皇上可不要怪我啊!我也是为了活命才将刘虞和公孙瓒的密报截下来的啊!”

灵帝刚刚驾崩,十常侍便聚在一起商议。蹇硕率先说道:“现在我们只能够想办法杀了何进,夺下兵权,然后立刘协为新君!才能够保得福贵平安!”张让跟言道:“既然这样,我们就想办法将何进骗进宫来!”

大将军府,众人都在商议该如何处理眼前的危机。一校尉起身说道:“宦官的势力,从冲、质之时就已经开始;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倘若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大将军细详策划周密安排!”

何进一看是典军校尉曹操,斥责道:“无知小儿,朝廷大事不用你多嘴!”这时,潘隐赶到,说道:“大将军!皇上驾崩。十常侍密谋矫诏宣大将军进宫!然后立皇子刘协为新君!”刚说到这里,使者就已经到了。

曹操向何进建议道:“大将军,事态紧急,为今之计,应当尽快拥立新君!然后再诛杀宦官!”

何进认为曹操所言是理,遂开口道:“谁敢与我拥立新君讨伐贼子?”

这时袁绍挺身而出,大声道:“绍愿领精兵五千,杀入宫内,拥立新君,诛杀宦官,以安天下!”

何进大喜,说道:“袁家果然世代忠良!”

随后就让袁绍带领五千御林军进入皇宫,何进自己领着众大臣进入宫殿,在灵帝的棺柩前拥立刘辨为新君,是为汉少帝。定年号为光熹。百官朝拜完毕,何进命袁绍领兵诛杀蹇硕。蹇硕一路逃命,跑进了御花园,看到了中常侍郭胜,马上大呼道:“快快救我!快快救我!”

郭胜也向着蹇硕跑了过来,看到蹇硕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将他扶稳安慰道:“校尉放心,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没有事的……”蹇硕刚刚放松了警惕,就感觉到后背一凉,急忙回头,只见郭胜手中一把匕首,上面还滴着血。

蹇硕用最后的一口气诅咒道:“我死也不会放过你!”

郭胜冷冷的笑道:“放心,我会好好用你这颗项上人头的!”说完割下人头交给了袁绍换得自己保命。袁绍回见何进,进言道:“大将军!宦官结党营私,今天正好趁此良机一网打尽!”何进也不作他想,就打算命令诛杀宦官,这时何太后宣召,何进即令袁绍暂等片刻。

原来,张让等人看到袁绍追杀蹇硕就知道今日小命危险,马上跑到何太后那里,跪求饶命,将一切的罪过都推给了蹇硕。那何太后也是一个妇人,并无远见也就答应为他们说项。

不久何进到,何太后就为张让等人开脱,道:“本宫与大将军都是平民,如果没有张让这些人哪里有今天的富贵。蹇硕想加害大将军,现在已经被杀,又何必要株连其他人呢?”

何进一听也是道理,就出了后宫,来到大殿,对百官说:“蹇硕一人设计谋害与本将军,一定要灭其族。其他的人暂不追究。”

袁绍急忙出班说道:“大将军!宦官如果今日不除他日又将为害!”

何进摆手说道:“我意已决!”言罢便与众官庆祝新君登基。

几日后,何进领尚书事,大封自己的亲信官员。这些举动引起了董太后的恐惧。一日董太后找来张让问道:“现在何太后的儿子立为皇帝,何进又把持朝政。恐怕不久就会加害于本太后!”

张让考虑了一会,认为这是个翻盘的机会,就向董太后建议道:“太后可以垂帘听政,并且让国舅董重掌握兵权,封太后的儿子为王。然后重用臣等,这样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董太后听过心中大喜。第二日就临朝听政,封刘协为陈留王,封董重为骠骑将军,并且让张让等宦官干预朝政。

夜里何太后前来劝阻,抬出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训诫。董太后一听大怒,骂道:“尔等屠户懂何事!”气的何太后连夜找来何进告诉他董太后所说的一切。

何进怒气匆匆地回府后找来王公大臣商议,定好计策。上朝时,就有大臣奏道:“董太后原本藩妃,现在新君已立,当离开皇宫!”于是何进立刻命人将董太后请往河间,同时派兵围住骠骑将军府院追缴印绶,董重知道事情已经泄漏,在后堂自杀。

张让的十常侍看到董太后已无法依靠,立即改变门庭投向何进之弟何苗。送了大量的金钱还有从高勇那里索要来的新奇器物,那何苗也十分卖力的为十常侍开脱,总算保住了他们的命。

然而张让的这个主意引起的连锁反应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