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兔子们的新技术(2 / 2)

传送阵有部分符文和光门非常类似。

这使得我们在一开始,便将目光投放到了这些符文上,而非传送阵本身。

当时我们的高维贝尔态集成观测环确认过一个事实:

传送阵的性质符合标准的量子隐性传态。

也就是说,传送一定是有经典信道作为载体的。

后来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其中一种符文便具备了离子预设态聚集的效果。

它能将离子加密编码成为信道,然后通过某种方式单向连通目的地,并且最后获得反馈。

这种超远距离的方式我们目前依旧未知,可能是天空,也可能是地面。

但总而言之,那是远距离嫁接信道手段的问题。

符文本身编码离子成为信道的环节,目前已经被我们完全破解了。

好比我们掌握了一把绝地武士的激光剑技术,只不过别人能把激光剑变长到40米,我们只能便长到四米。

但剑身超长属于后续的研究,这个技术本身我们已经掌握在手了。

虽然这种符文还达不到量产,但在气旋附近构建一条简约信道还是不难的。

根据我们的实验,这种玻离子信道大概可以铺设800米的长度。

只要信道能成功搭建,那么咱们的粒子就可以进入气旋了。”

李百安看着侃侃而谈的潘建伟院士,面带感慨的看着天空:

“大莫界啊大莫界”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大莫界看看,还有多少能被本土解析并且运用的技术了。

一旁的林子明则想到了什么,问道:

“潘院士,我记得当初您说过一句话。

咱们的量子传送是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阶段。

现在看来。

咱们是不是已经突破了‘道生一’,来到了‘一生二’这个阶段了?”

潘建伟闻言点点头,说道:

“没错,量子通信的经典信道是个非常关键的研究环节。

如今能构建一个离子信道,这代表着我们已经迈入了‘二’的门槛。

再往后那就是推进度的事儿了,起码在‘三’之前是这样的。”

说完了这番话,几人在林子明的引导下走进了临时帐篷中。

潘建伟院士这次的出现和往常一样,给力十足。

不但为气旋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还带来了一个长远可见的好消息。

由于此时已经接近了晚上六点钟,天色早已渐黑,很多观测环节视野受限。

因此众人合计了一番,决定明天上午再开始信道的假设。

一夜无话,众人的睡眠都很浅。

真要说有什么特殊的

那就是或许由于潘院士提到某人的原因,接着又想到了石板上的内容,林子明不知不觉便做了个梦。

梦中吴凡衣衫褴褛的被妖兽追着跑,饥一顿饱一顿的啃着树皮,老惨了。

次日凌晨。

众人准时醒来。

这次李百安等人并没有急着提前一个小时就升空,而是在地面上作起了相关准备。

四千多米的高度对于直18来说一眨眼就能飞到,提前个十分钟左右上去就行了。

凌晨五点四十分,气旋二次探索项目组正式出发。

这次项目组由潘院士领头,林子明和李百安则在地面接收信息。

嘟嘟嘟——

直升机很快抵达了4000多米的高度,悬停在了气旋二十多米外。

上午五点五十五分。

y粒子如约逸散而出。

潘建伟院士此时坐镇舱内,身边放着一台类似投影仪的仪器。

仪器的后方有一块灵石充作能量源,左右两侧各贴着一枚奇形怪状的符文,符文下方连接着两个黑色的超导切线,切线尾端关联着一块编码芯片。

仪器外部则外接着一台巨大的离子储存设备,内中装载着无数的的铍离子。

这套便是兔子们最新研制出的设备,名叫离子信道仪。

除此之外。

舱前的另一端还放着一台粒子仪,或者说高密Ωc++重子仪。

众所周知。

基本粒子共61——不包含引力子。

简单的说。

根据目前粒子物理中的标准模型,已知的所有粒子,都是这些基本粒子或者由这些基本粒子复合而成。

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种绝大部分的物质都是强子,即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这些粒子可以分成两类:

重子和介子。

重子由三个夸克构成,介子由一对正反夸克构成。

比如中子和质子都属于重子,属于复合粒子的一种。

质子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构成,中子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构成。

而介子的性质就比较复杂了。

在原子核外。

介子在自然界中只作为夸克粒子之间,某种非常高能碰撞的短暂产物出现。

并且所有的介子都是不稳定的,寿命最长的只能维持几百分之一微秒。

所以这次的通信粒子使用的是高密Ωc++重子,而非介子。(其实π介子是最合适的,但是我不喜欢汤川秀树这个人的国家立场,所以干脆无视)

一切准备就绪后。

潘建伟院士亲自按下了启动键。

一道肉眼不可见的离子束从离子信道仪中发出。

大量便编码过的铍离子迅速聚集,在空中形成了一道稳定的离子信道。

如同在执行主人的任务一般,乖巧听话的不要不要的。

随后这条信道径直向外延伸,最后直入气旋!

31p的离子半径,使得信道很轻松便突破了气旋的阻隔。

“报告,信道已经铺入气旋内部!”

眼下信道已经铺好。

剩下的便是把粒子传进去接受回执了。

潘建伟院士表情不变,沉着下令:

“开高密重子仪,信号铺入!”

“明白!”

片刻后。

高密重子仪开启。

比起离子信道仪,高密重子仪的声音和震动要大的多,嗡嗡嗡的响个不停,毕竟是高压设备。

很快。

一束Ωc++重子束沿着信道射出,如同第二根棒子似的再次捅进了气旋里。

潘建伟院士紧紧盯着屏幕,双拳紧握。

过了大概半分多钟。

屏幕上忽然响起了一阵沙点声。

几秒钟,一道画面忽然出现在了屏幕上。

那是一块灰暗的空间,看不出具体的面积。

空间内满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所有建筑被夷为平地,没有任何植物与生物的迹象,凄凄然矣。

唯独空间的最中心处,一座看似残破主殿的面前,存留有一个类似阵法的东西。

由于离子信道无法改变视角,所以潘建伟院士这次能见到的就这些景象。

但总的来说,这次的实验无疑是极其成功的。

随后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讶异的说道:

“等等,这处空间里头有光?”

注:

今天就这一章,二合一章节,免得断章被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