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扬军旆翻(2 / 2)

伊拉克风云 fratal 4070 字 2019-08-14

伊拉克部队的地形优势和强悍的夜战能力造成了战场形式的极度不对称,而敌人能看到我们,我们却看不到敌人的心理恐慌也极大的动摇了伊朗军人的士气,所以突袭并未持续太长时间,不到半个小时,伊朗车队的一辆辆运油车就化为了一个个火球,而弹药车则象巨型鞭炮一样隆隆炸响,整个山谷成了人间地狱。。

看到目标达成,伊拉克特种部队迅速撤离战场,他们仅用了24分钟就摧毁了一支拥有坦克和装甲车护卫的强大运输车队,击毁了200余辆卡车。将伊朗军队送往前线的大批补给物资化为了一团烈火。而他们却仅有5人受伤,没有一人阵亡。

这场伏击告诉人们,科技将会改变战争,科技正在改变战争!

…… ……

“干的漂亮!”刘明看到了沙维尔发来的战报,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特种部队作为他实行军事变革的试验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次伏击的胜利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伏击,不仅是击毁了伊朗的一支后勤车队,它将成为一把悬在伊朗人头顶上的锋利弯刀,随时会落下来斩断伊朗人的后勤运输。。只要伊拉克特种部队存在一天,伊朗人就会感到如芒在背,就会感到后勤紧张。这支小小的特种部队就象幽灵一样徘徊在伊朗人的血管上,随时给他们来上一刀,让他流血,让他虚弱……

巴士拉城内的巷战仍然十分激烈,伊朗部队顽强的突入了市区,距刘明的指挥部已经不到3公里了。刘明仍然沉着冷静,他下令动员所有市民修建街垒,将整个巴士拉成变为一个大兵营。

在这个关键时刻,刘明充分发挥了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他参考了后世的车臣战争时格罗兹尼市内车臣武装的战法,派出对地形了如指掌的狙击手如星罗散布于整座城市的阴暗处和制高点,每个狙击手搭配一个机枪手和一个火箭筒手。。这种三人小组杀伤力强、移动迅速、兼具远-中-近三种距离的火力搭配,不断对突入城区内的伊朗部队进行杀伤。同时结合部分街区和战略要地的顽强防守,与伊朗军队进行相持。

这时的巴士拉已经全部被街垒和工事堆满,堡垒星罗棋布,密如蛛网。同时刘明又下令炸毁了一些显著的标志物,这使得伊朗军队入城后恍若进了迷宫,摸不着北,空有火力优势和坦克等重型装备却无从发挥。

在若干主要地段上伊拉克也储备了足够的人员和火力,借助地形的优势与伊朗人展开了激烈争夺;在其他的地段上,伊拉克的狙击手却可以凭借熟悉的地形,藏在暗处像练习射击一样,逐一射杀目标。层出不穷的狙击手和地雷让伊朗士兵寸步难行,每一分钟都有人被冷枪打死,这导致伊朗士兵甚至不敢离开坦克五米之外。

除了伊拉克军民的顽强抵抗外,外线伊拉克特种部队和伊拉克空军的突袭不断的破坏伊朗装甲部队的后勤补给,越来越多的伊朗坦克及装甲车因缺少燃油和零件而被迫放弃,而人员上的巨大伤亡和胜利的遥遥无期也迅速的瓦解着伊朗部队的士气。

1982年10月20日,经过数天激烈的巷战后,伊朗部队的攻势明显放缓。在南方石油公司大楼附近,伊拉克部队利用缴获的两辆伊朗坦克,成功的发动了反击,将伊朗部队占去的两座三层小楼夺了回来。这种局部战线上的微小胜利并不引人瞩目,但却被刘明迅速的抓住了,他认为这是双方攻守主动权改变的标志,伊拉克人反击的时候到了……

呵呵,3000多字了!推荐一下老朋友李妖蚊的作品《我的身上有美女》:

?bid=17029

至于有书友提出有人去举报本书的问题,fratal也是无奈了——世上竟然还有这种人!本书随然不能说是主流,但也充满了爱国主义,写的战争也是尽量客观,没有去刻意丑化任何一方,基本遵循了历史事实。这样都还有人生事,真是难以理解啊!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