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和平珍珠(2 / 2)

伊拉克风云 fratal 4593 字 2019-08-14

中国人走了,中方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军工那些值得尊敬的人们,面对着屈辱和不甘,他们没有抱怨大骂,而是利用下班前的最后一个小时收拾自己的技术资料,带走一切有用的成果,带不走的,他们就在美国警卫蔑视威胁的目光下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纪录着那些冗长而烦琐的数据。

一个小时……60分钟……3600秒……

他们回头望了一眼被扣留的飞机,那是无数同行,无数同胞的心血。。他们被迫踏上了回国的班机,离开了美国,但他们却紧紧的把自己已经学到的东西记在了心里。

美国政府的背信弃义妄图踩灭中国人获得先进战机的梦想之火,他们做到了!歼-8ii战斗机没有变成和平之鹰,它依然还是那么老旧平凡,甚至连f104截击型和f-4以及米格-23的性能都要超越它。

但中国人却留下了火种……中国科研人员们以不懈的努力,让这堆梦想之火依然留存了火种。在中国,在东方,这份火种带着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中国人威武不屈的精神微弱的但不灭的燃烧着……

1990年,歼-8ii战斗机正式装备部队。

1991年,中国航空业在1553b总线控制器和任务计算机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研制成功国产第一代综合航电系统——13号火控系统,并装备在歼-8ii战斗机上。。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1553b数据标准。上世纪60年代时,由导航/平显/武器瞄准系统组成的综合火控系统,配上远距空射武器,使战斗机如虎添翼。但作战信息数据总量暴涨,而设备间接口各异,互联协同难度大,成为作战效能的瓶颈。同时,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开发、维护和改进的成本不断上升。于是1973年后,美军方公布1553b改进标准。类似于计算机局域网lan中的通信协议,有了这个标准,1553b数据总线将雷达光电探测、导航、本机传感、座舱显示、外挂管理和火控计算机等完美的联结综合,构成了第三代战斗机标志性的分布式集中控制系统,创造了现代化的人机界面,使得光电管瞄系统和高技术武器的使用实现了统一。

这些技术,决不是简单的看看实物就能解决的,借助和平珍珠计划获得的资料,中国技术人员终于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1992年9月,歼-8ii战斗机发射中距离空对空拦截导弹成功。

1995年,装备甲虫-8ii的歼-8iim型战斗机诞生,具有相当的全天候超视距作战能力,基本实现了和平珍珠计划的目标。

1996年,数字式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系统在歼-8iiact飞机上试飞成功。歼-8ii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和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1999年10月1日,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歼-8d战斗机飞越天安门,接受了祖国人民的检阅。

2002年,空一师开始接收歼-8战斗机的最新型号歼-8f型战斗机,这种装备有新型国产pd雷达和电传操控系统的新式战机性能已经大大超过了当年的和平珍珠计划……

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军工人员前赴后继的努力下,昔日微弱的火种终于燃烧成了冲天的火炬……

公元2006年,歼十“猛龙”战机横空出世,飞入了世人的眼中。

公元2007年,沈阳的歼11b战机诞生……

我挺难理解的——为什么有人喜欢叫歼十“棍子”?西方人给我们的飞机起了个“恶棍”的外号就如此值得吹捧么?我觉得还是“猛龙”这个名字听着好听些!如果说外号,我倒觉得经常来个空中解体的f-15不妨叫“空中烧鸡”,f-22叫“空中烧鸡仔”——呵呵,大家晚安!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