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铸刀长空(2 / 2)

伊拉克风云 fratal 3547 字 2019-08-14

不如从中选出比较新的飞机进行升级改进,这个计划被巴士拉飞机制造厂称为“豹”ris(r的意思是俄国,i是伊拉克,f是战斗机)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将米格-21战斗机升级为f7g型战斗机以及米格-23改进计划。(本书首发于17k中文网,期待更多精彩,请登陆!请支持作者,作者辛苦码字几个小时,大家只需每章花几分钱,请看正版吧!多谢了!)

f7g型战斗机主要是给米格-21换装平显、新式的火控系统和雷达。vi公司特地为米格-21的改进开发了vlr2100型战斗机用小型机载雷达(性能类似于后世意大利产的grifo-7雷达),这样每架飞机的成本增加不少,但是性能却大大提升。。

此时中国方面通过与伊拉克的合作,航空工业技术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提高,并使用学到的经验知识开始改进自己的歼7战斗机,他们把这种飞机推向国际市场,中国人称为歼7m。歼7m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了伊拉克产的f7g型战斗机的主要对手,它与f7g的区别主要在于航空电子设备上。

尽管参与了f7f型战斗机计划,但中国仍然无法得到伊拉克核心的发动机技术,仅凭借参与过程中获得的部分知识就制造出世界第一流的涡喷发动机,显然中国航空工业没有这种本事。。所以歼7m使用的仍然是涡喷7乙型发动机,性能比f7f型战机差,但是伊拉克的f7g从成本上考虑也没有换装wp83发动机。所以两种飞机的机动性仍在一个水平线上。

但航电就不同了,中国的歼7m战斗机的航空电子设备主要来自英国马可尼公司,雷达高度表则来自斯密特公司,都是中国方面引进英国的技术生产出来的,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只有英国对中国的技术管制比较宽松,所以中国没有引进其他产品。。而伊拉克方面则由于vi的存在,使得来自西方的技术引进非常方便,f7g和f7f战斗机上的平显都是法国汤姆逊csf公司产品,而其他的测距雷达等系统则是vi自己的产品。

无论如何,这两种飞机在各方面都比较的接近,可是中国生产的歼7m价格只相当于伊拉克的f7g的80%,所以在国际市场上要比f7g卖的好。只是它的性能比较f7f则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而米格-23的改进计划则要复杂一些,米格-23 是米高扬一生中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也是苏联第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生产和装备量很大。但它的中低空机动性能不好,甚至还不如米格-21,所以它无法胜任其主力制空战斗机的使命,只适于中、低空高速拦截使用和对地攻击。

巴士拉飞机制造厂(bac)的“豹”ris计划中,米格-23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在国内有60架之外,此时伊拉克订购的34架全新的米格-23m还在苏联国内刚刚生产出来,而萨达姆政府已经为这些飞机付过钱了,刘明不甘心放弃这些飞机,他必须得给它们找到合适的任务。

于是bac开始准备改进这些飞机,干脆将其飞机上的“高空云雀”雷达拆掉,改装为apg-67vs型“流星”雷达,并彻底更换火控系统。vi为了改进米格-23付出的努力也是很大的,他们特地为这种飞机开发了一型基于平面显示器与“流星”雷达匹配的火控及瞄准系统。

这样伊拉克又可以得到94架新式的米格-23 ris战斗机,它的对地攻击能力要强于苏联空军目前装备的米格-27和苏-22/24攻击机。让人感到有意思的是,bac的改型甚至惊动了苏联空军,特地派人来试飞米格-23 ris战机。苏联功勋飞行员亚历山大?克鲁泽卡中校试飞过米格-23 ris后,写了一份报告强烈建议按照此标准改进苏联的米格-23飞机。

今晚原本写伊拉克军队在南阿塞拜疆的行动,但斧头实在忍不住把自己关于伊拉克战机的改进计划写了出来,请大家一起探讨吧!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